這家丁,在大明一朝,可謂異類,同時在朱載壡看來,也是顆毒瘤。
家丁,不是後世所理解的僕人一詞,它在大明後期,反而是軍隊中堅力量的代表。
這些家丁不是國家的,而是冠以所屬武將的姓氏,直接隸屬於武將本人,是武將的私兵,就連糧餉也是由武將自己出的。
所以又稱親丁。
口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而之所以,朱載壡認為它是顆毒瘤,就在於家丁的興起,是以破壞衛所和軍屯制度為前提的。
一旦武將想要蓄養家丁,便需要支付錢糧。
而錢糧從哪來。
武將們,便利用手中權力,開始大肆擴充自己的私田。
田從哪來,軍屯!
這讓大明的衛所加速崩壞。
而衛所的崩解,說明國家常備軍的瓦解,又讓朝廷不得不更加依靠家丁。
這樣的惡性迴圈,若是不去解決,這將成為朱載壡心中的一根刺。
“孤且問你可有此事啊!”
朱載壡的聲音再次響起,這次問的內容還是一樣。
討論群
但是此刻太子的語氣已經加重,殿內的氣氛發生微妙的變化。
一聽到這話,馬芳背上已經有冷汗滲出。
這家丁,雖說從中央到地方,都已經默許了一些邊將的這種行為,但是這畢竟是私兵啊,不能擺在明面上來講。
但是這些私兵實力又十分強悍。
當年大同兵變的時候,巡撫,總兵全部遇害,就是靠梁震的五百精銳家丁來彈壓兵亂的。
這讓那時候的朝廷,尤其是朝中的文官產生了一種荒誕的結論。
那就是作為將軍私兵的家丁可靠性強,而作為國家正規兵的衛所兵不可靠。
這樣的結論,直接助長了邊將蓄養家丁風氣,也影響了後期整個大明的軍事。
嗚呼痛哉,腐儒當朝,便是這樣的結果,只圖當下安穩,不謀日後千秋。
“回殿下的話,末將…”
首發:塔&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