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軍鐵騎已經衝入了臨渝關,這個依山傍勢的山城,方圓不過幾裡,很快就被騎兵充塞,壓制得死死,騎兵與步兵結合,雄關山城內的北齊軍,已經無力抵抗。
戰鬥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全部結束,城內一萬守軍,死傷四千多,其餘都開關逃亡燕郡,前去投奔高晟曇的主力大軍了。
整個雄關失而復得,重新成為遏制遼東各方人馬進入關內的重要隘口,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羅昭雲派步兵入城,清理戰場,把城內覆蓋的石彈、箭矢、屍體等清除後,重新在這駐軍,然後決策如何出關,跟北齊復國軍的主力進行決戰。
薛萬仞、麥孟才帶著軍中錄事、兵曹參軍,清點本軍人馬,記載受傷、戰死計程車卒名單、戶籍等,他們身上都有腰牌,刻著名字、貫籍等等資訊,戰死之後,跟軍中帳薄上的詳細資訊對照,這樣能確定死者的準確資訊,按照總管府新規,回頭要追加烈士,還要給他們的家屬免賦稅徭役,送去撫卹金等。
活下來的將士,看到軍中錄事、兵曹參軍在詳細合適死者名單,打聽了撫卹金的額度後,都感到吃驚,戰死者追封烈士,記錄在案,他的家人就是烈士的家屬了,可免五年賦稅與徭役,撫卹金一年十吊錢,會連給五年。
而且烈士的家屬子女,在入學、分田、救濟等方面,都享有優先政策。
這簡直就是無上的光榮,許多士兵聽候,都有些激動,一傳十,十傳百,全都熱情高漲。
因為以前徵兵打遼東,死了也是白死,無人問津,不但自備衣物和口糧,死後的家屬也沒有任何安置,所以,北方百姓深受兵役的壓迫,不少人寧願自殘,也不願意上前線了。
現在聽到羅少帥的總管府頒佈獎罰新規,跟以前大不相同了,都歡呼起來,他們不畏死,卻擔心死的毫無價值,連狗命都不如,家人也沒有照顧,朝廷政策令人寒心,誰願意真心賣命?
此時卻大不一樣了,都在歡呼新規,真心擁護,哪怕戰死都不冤枉了,可以賺一筆撫卹金做安家費,可以減少家庭賦稅負擔,子女還能享用一點特權,這是軍人該有的榮耀。
“朝廷終於考慮咱們貧民老百姓了。”
“什麼朝廷,是總管府,是羅少帥的決定,其它地方士兵,還是比不過狗命,只有咱們北方四郡的軍人,才有這種的待遇。”
“少帥真是體恤軍人,真心對待咱們好啊!”
軍營內議論紛紛,對新規軍策十分擁護,都在熱議,士氣高漲起來。
這種誓死效命的情緒,會很大程度地提升軍人的戰鬥士氣,可想而知,再次作戰,他們勢必更加勇猛。
羅昭雲在黃昏時候入了山城,站在朝北向的雄關城牆上,這一面城牆,是阻擋關外的軍隊,城樓疊層,巍峨佇立,在群山環抱之中,顯得孤寂又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