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江山爭雄> 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 (1 / 2)

羅昭雲只在姑臧城逗留幾日,留下一萬新軍駐守,並且安排了太守、郡丞、郡尉,還有各城縣令,把武威郡牢牢控制。

武威郡是河西走廊重要組成部分,連線張掖,與金城郡,與西平南北呼應,這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途徑。

羅昭雲現在整合了這幾郡後,就能把河西、隴西各郡重新鑲嵌在一起,整合資源。

目前西海、張掖、武威、金城、西平、枹罕、澆河、河源八郡都掌握在羅昭雲手中,儼然成為了西北王。

哪怕他不自立,但在西北擁有絕對話語權,甚至這些將士,只認少帥,不知朝廷了。

因為他們都心裡清楚,不論是大興城代王、洛陽城越王,還是江都城的楊廣,都已經被圍困了,大隋即將覆滅,無法改天換命了。

羅昭雲回返金城,在這裡坐鎮,因為他重心逐漸向東推移,下一個目標就是隴右的諸郡。

隴右目前是薛舉的地盤,用兵二十多萬,人數在不斷擴大,而且還有唐弼等幾路叛軍,各自劃地割據。

羅昭雲當初不是沒有想過,早一步打到大興城,但不切實際,因為他沒有李淵的路線快,從西北要淌過幾路梟雄,李軌、薛舉、梁師都、唐弼等,都會擋在前面,他當時兵力有限,與這幾路大軍廝殺過後,他的兵馬損失慘重,已經無力再跟李淵爭鬥了。

再說,即便他早一步入關內,他沒有幾大門閥的支援,去了效仿李淵、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資本不夠,威望不夠老,難以讓眾多老牌的門閥站出來支援他。

所以羅昭雲最後放棄了跟李淵搶奪大興城的打算,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他跟李閥比不了,只能劍走偏鋒,另尋奪權道路。

最主要羅昭雲是駙馬、佑國公、兵馬大元帥等,給世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少年戰神,忠君愛國,這樣的正直形象,一旦他先一步打入大興城,他不好做出像李淵、王世充在隋唐歷史上的做法,扶持傀儡,然後再毒死楊昭的兒子,這種路數,適合李淵王世充,適合董卓曹操,卻不適合他羅昭雲。

綜合考慮之後,羅昭雲才打算先穩固西北,整合民力、物力、財力等,不斷擴軍,招兵買馬,安撫百姓,在西北把仁義之名開啟,讓關隴之地,尤其是隴右、河西的貴族看到他的治國之才,勢頭正猛,紛紛站隊過來。

有句古話,叫河西走廊安,則天下安。河西走廊危,則天下危。

羅昭雲把西北都佔據了,對關隴地區形成了泰山壓頂之勢,向東推進,一馬平川,攻打的難度,要比中原兵馬進函谷,輕鬆得多。

杜如晦見少帥歸來,親自帶人在帥府門外等候:“恭迎少帥,凱旋歸來,平定西北八郡,開啟河西走廊,指日可待。”

羅昭雲微微點頭,說道:“走,進去細聊。”

隨行歸來的將領很多,留在武威郡只有一些文職,負責治理民政,只要民生管理化,沒有人跟著造反,地區也就安定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