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昭雲乘勝追擊,大開殺戒,這一次,他不求穩進,只求殺敵,要給吐蕃一個血的教訓,打他們一個心理陰影。
追逐百里,屠戮著落伍、遊散的吐蕃兵,一直推到饒河郡的一個關卡隘口。
這是以前隋軍駐紮,用於防備吐蕃進攻的,上一次吐蕃軍在此擊退了麥季才的的隊伍,搶佔了這裡。
而此時此刻,羅昭雲一路猛追,把吐蕃給趕回到這裡,下一步,就是攻打山嶺隘口。
“原地修整,挖壕紮營。”一些虞侯都尉們各自對千人團隊進行傳話。
西北隋軍訓練有素,追殺了一整天,也都筋疲力盡,開始紮營休息。
這一戰非常痛快,不論是普通騎兵,還是陌刀陣、燕甲精騎們,都取得了不小的戰績。
眼下追上來的兵馬只是騎兵,不適合再攻城,所以,羅昭雲沒有著急,而是等待明日步兵方陣到來,利用便利攻城器械,投石機、火甕彈等。
還有一點,就是粗糙的黑火藥已經研製出來,按照羅昭雲在後世瞭解的化學知識,明白黑火藥的成分是硝酸鉀、硫黃和木炭,俗稱“一硫二硝三木炭”,他早在多年前就派人專門尋找這些原料,在涿郡的燕雲堡早就在研發了,但是一直沒有對外洩露,也不會過早使用,被別人竊取,有所準備。
黑火藥的製造,並沒有想象中複雜,但之所以在宋代才出現,是因為前面的朝代,沒有重視起這件事,甚至沒有火藥工匠在這方面做大量研究。
這就好比牛頓看到了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但是古人都知道蘋果落地,卻沒有往深繼續研究而已。
先秦時期,有煉丹士就觸碰到火藥的最初雛形,是在煉丹時候炸爐而已,但是沒有傳播出去,被當世朝代重視。魏晉隋唐時期,也開始有了煙花,裡面有一些構成火藥的成分,但在爆破威力、穩定性方面,也無法達到黑火藥的地步,沒有想過繼續挖掘研製,用於軍需作戰。
羅昭雲作為穿越者,早一步掌握這種理論知識,派人去實踐,終於早一步研製出來,只是穩定性還需要大範圍實戰檢驗。
他這次打算給吐蕃人用一下,來震懾這些高原蠻夷,而且訊息也不會傳開,一舉兩得。
以後對付薛舉、唐弼、梁師都等反王,他都不打算用,秘密保留著,不讓它曝光,等待跟李唐軍決戰大興城外,才會真正拿出來,作為殺手鐧。
因為羅昭雲始終把李唐作為首要大敵,不敢絲毫馬虎大意,畢竟在歷史上,那是有江山國運,成為歷史事實的開國兩父子,他也不知自己能否逆改歷史,故而,留著黑火藥,就是他的底牌,攻打大興城,使用黑火藥,擊潰唐軍,解決大敵。
已是深夜,羅昭雲派自己中軍牙兵、親衛們防守營地,讓前線作戰一天的三軍將士休息,睡個安穩覺。
噶爾東贊知道隋軍已經筋疲力盡,想要反攻,但是他麾下的兩萬人馬,更加不堪,不光是累,還有膽怯,留守的駐軍不過三四千人,派出了兩股千人隊組成敢死隊,去夜襲隋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