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昭雲聽到麾下文臣武將一番激昂論調,始終保持沉默,沒有反對,也沒有同意。
隋煬帝剛死,他馬上就自立,未免太心熱著急了。
屈突通這時候還在患得患失地悲憤痛哭,一副忠君愛國的志士姿態,與這些年輕關隴子弟形成鮮明對比。
羅昭雲也裝作抹淚感傷的神情,嘆道:“屈將軍,請節哀順變,先帝駕崩,作為女婿和臣子,同樣感到難過,但現在不是我們傷心的時候,首先要為先帝發喪,然後祭旗,誓要誅殺宇文化及這個惡賊!此外,平定西北叛亂,不可貽誤戰機,不管大隋命運如何,這天下蒼生還是要解救的。”
眾人聽到少帥的話,沒有當場宣佈自立,多少有些失望,但是,也覺得少帥說的有些道理,就沒有再勸,但彼此之間,相互對望,都看出對方希望少帥自立為王,脫離大隋。
屈突通停止了哭腔,拱手對羅昭雲道:“少帥能如此對朝廷忠心,也不枉先帝器重一場,許以駙馬!屈某不才,也絕非迂腐不堪之人,心中雖然戀舊,也知道時勢造英雄,目前大隋的確要覆亡了,非人力所能挽救,屈某不敢奢求少帥繼續效忠瀕臨覆滅的朝廷,而葬送大好前程。當仁至義盡後,可隨機應變,屈某看清少帥的品質,自當竭力追隨,不論做任何決定,都使用者支援。”
這屈突通畢竟也是聰明人,雖然當初執意要效忠朝廷,忠貞不二,一是由於性格剛正不阿的關係,二是也有作秀嫌疑,太過注重名節和外人的尊敬與評價。
如今,他也意識到,楊廣一死,剩下兩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傀儡皇帝,如果還繼續效忠,等若愚蠢之輩,太不識時務了。
沒有可效忠的人了,兵馬的存在,沒有了名義上的君主和王,利益團裡沒有了明確的官爵和晉級渠道,那麼這個隊伍離著分崩離析也不遠了。
所以,西北必須要重新建立政權,要讓謀臣將士們安心,看清楚自己效力的勢力,有何等前途,他將會得到多大利益,是否庇廕到子孫等等,前途光明,才能讓人死心塌地追隨。
郭孝恪、長孫無忌等人,聽到屈突通的話後,都感到驚愕,旋即點頭微笑,連耿直忠君的老將軍都這樣說,少帥稱王,應該要大勢所趨了。
侯君集道:“此一時彼一時,按照當時少帥誓言,只要先帝還過著,都繼續效忠朝廷,如今江都宮變,行宮禁地和大臣府邸都被洗劫,皇室成員被屠戮,只剩下楊侗、楊侑、楊浩這些乳臭未乾的王侯,主少國疑,被人控制,難以成大事,如果我們還繼續打著遵隋的旗號,勢必會被這些勢力利用,而且影響軍中士氣,懇請少帥早日定奪!”
“懇請少帥早日定奪!”不少武將文官,再次懇求,比起初還有熱烈了,因為連屈突通老將軍都想通了,少帥不應該再執著了。
羅昭雲此時體會到,做領導上位者,到了一定時期,會被團體的利益綁在一起,不得不向前去爭,北宋趙匡胤黃袍加身,也許就是類似情況,他自己做皇帝的野心有一點,但可能猶豫不決,沒那麼強烈,卻被一群將領勸諫,硬生生給披上黃袍,覺得擁戴他起兵才能服眾,成就大業,獲取榮華富貴!
“關於自立為王,建立政權的事,關係重大,本帥不得不三思而後行,慎重考慮,但諸位放心,你們的擔憂我能體會得到,最遲半月底,我就會公佈出來,這些日子,大家按部就班,繼續練兵、處理正事,為討伐西秦做準備,出征之前,肯定會根據各地形勢,做出準確決斷了。”
羅昭雲的一番話,使得文臣武將都稍微安心,已經聽出來少帥也不再堅持繼續捍衛大隋了。
………
河間郡,長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