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城東面的山嶺地帶,大華軍隊伏擊了突圍的唐軍將領,頓時,唐軍不少校尉、都尉、偏將被亂中擊殺,也有被生擒活捉,戰鬥範圍逐漸收斂。
李玄霸身穿普通小卒的的衣袍,貌不驚人,衝到邊緣時候,假裝戰死,躺在了死人屍堆內,等戰鬥結束接近尾聲時候,他有如鬼魅般躍起,縱身逃竄,附近的一隊士兵發現後,來不及搭弓,他的身影就已經鑽入了叢林之內,難以發覺了。
以李玄霸的功力和身手,一旦要逃跑,除非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依靠騎兵追擊圍堵,否則,一旦有叢林、山嶺,那根本無法圍剿,數萬大軍也是也是乾瞪眼,因為速度追不上。
火把通明,把山林都給映照得如同白晝,外圍被大華軍隊把守,派出幾個千人隊,由校尉帶領,開始清理戰場,檢查屍體,辨認身份。
戰鬥過後,要把己方戰士屍體火化埋葬,救治一些受傷昏迷計程車卒。
在屍體之中,還會有一些裝死、或昏迷的敵軍士卒,也要儘量弄出來,剩下敵軍死屍則統一放在一個大坑內,進行填埋,形成戰場附近的萬人坑。
李秀寧被生擒活捉了,幸虧當時馬三寶為她擋刀,把她壓在身下,戰鬥時候,大華士兵急匆匆向前衝,沒有再細緻補刀,等到戰鬥結束之後,即便發現了活著的敵兵士卒,沒有了威脅,也不會再屠殺了,而是當成了俘虜看押。
戰後,羅昭雲意外出現,講了幾句話,慰問三軍:“將士們辛苦了。”
“萬歲,萬歲!”
將士們大吼,興高采烈,他們能夠這樣屢次克敵,跟陛下運籌帷幄關係很大。
每戰下來,傷亡小,功勞大,不斷積累戰功,獲得的榮譽越多,不少人得到了提拔和爵位,大部分士兵雖然還是大頭兵,但是賺取了不少軍隊的工分,回頭可以兌換成錢幣,等戰爭結束,有一筆豐厚安家費,或是免除多少年的賦稅、徭役。
這是他們最興奮的,即便戰死,許多積分也能給家人兌換回去,家眷得到特殊照顧,這樣的政策在軍中實行之後,頓時鼓舞了大華將士,全都以從軍入伍為榮,各個爭功表現,勇往直前。
連那些被俘虜的唐軍,一批批被改編之後,得知大華軍隊的待遇之後,全都眼熱了,也要好好表現。不過由於是俘兵,所以第一年內,只能得到一半的賞賜,第二年是八成,第三年才和正常大華軍人一樣待遇。
這樣為了平衡首先從軍與俘兵的身份差異,有一個過度,使得越來越多俘兵,看到利益之後,真心加入,不會跟這種實惠激勵制度過不去。在亂世中,實實在在為家人謀取好處,戰死又何妨?
李秀寧夾在軍中,披頭散髮,臉部都是血跡和汙泥,非常狼狽,她沒有表明身份,而是等待逃跑的機會,擔心自己曝光之後,會被大華要挾,來向她父王謀取巨大利益。
“羅成,原來是他親自帶兵在此設伏,連我們逃亡的想法和路線都提前預知,果然用兵如神,唉,普天之下,還有誰能制服了他?”李秀寧在遠處目光死死盯著羅成的身影,恨不得拿起一張弩,射殺此人。
但她知曉,那種想法難以實現,且不說她無法躲到弩機,即便有弩在手,要冷箭射殺本身有先天層次的武學功底的高手,也是痴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