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江山爭雄> 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九十章 相見不如懷念 (2 / 2)

隋代雖然有科舉,但是名額非常少,二十多人,明經科選拔後,最後也沒有被重用,因為門閥還掌握著仕途的絕大多數路徑,隋文帝要改變那種狀態,很難做到,後期乾脆就廢掉許多地方學院,中斷了科舉。

到了楊廣登基之後,搬遷洛陽,就要打斷關攏門閥的壟斷,動搖他們的根基,恢復了科舉,可是沒過兩年,又因為隋煬帝各種大業和北巡、征討遼東而耽誤了科舉選士。

羅昭雲在隋代基礎上,加大了取士名額,以及取士的範圍,趁著關攏門閥遭遇打擊和重創,趁機扶持一批新秀起來,打破舊貴的仕途壟斷。

這段時間,長孫無忌等人頒佈求才令,四處挖掘、拉攏、招募名士。

而長安城附件軍械庫、冶煉坊、黑炭礦、千山鐵礦開採等的一些大事,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年關前,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吐蕃遭遇重大雪災,因為以前被大華重創,元氣大傷,內部有分裂趨勢,所以派使者來到大華,西能能夠締結盟約,不再相互敵對、討伐。

這也暫時符合羅昭雲的利益,所以認真思考,起草了一部關於大華與吐蕃簽訂的合約的事,平等互助,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是互不討伐,休戰十年,不許相互侵入、自擾。

二是建立通商城池,選擇在吐蕃與大華邊界間,雙方共同出資,大華負責建造設計,吐蕃出部分勞動力,共同完成,城內貿易獸皮、糧食、海鹽、兵器等等,商旅利潤抽取一成做賦稅,稅收吐蕃與大華平分。

三是吐蕃要為大華飼養戰馬,每年不低於兩萬匹,大華按照草原市價的八成來進行收購。

四是大華在通商城邑中開設學堂,教授中原文字,以及四書五經,為草原傳播文明和知識。

五是通商城邑要有城主,負責管理城邑,包括建設、道路規劃、宏觀調控等,正城主必須是大華派往的官吏,副城主設立兩人,吐蕃與大華各佔一人。

第六條、第七條……

羅昭雲把自己能想到的細節,都寫入其中,看上去公平公正,吐蕃會很欣然答應,因為他們有了跟中原人學習的機會,而羅昭雲目的卻是用這種文化炮彈徹底同化吐蕃,然後利用為以後的統一西南,打好基礎。

試想如果在隋唐時期,能把吐蕃同化,交給吐蕃人四書五經,琴棋書畫,明智保身,中庸之道這些封建的思想,來腐蝕那些青海高原上的兇狼,溫順他們的性格,不再野蠻粗暴,不是沒有文明和原始,或許數十年後,遊牧部落那股四處殺伐搶奪,無規無矩的行為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退耕還林,圈地耕種,走上文藝道路,發展旅遊業,把吐蕃之地早一些納入中華版圖。

喜歡江山爭雄請大家收藏:()江山爭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