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您怎麼說?”我趕緊追問他,“可曾聽過那個叫漁莊的地方?”
“怎麼說呢......”他語氣頓了頓,接續道,“我仔細想過,確實沒有啊!“
我跟少年面面相覷,彼此都從對方的臉上看到了失望的神色。
一時間我竟然不曉得該怎麼去接話了!
原本我還打算迂迴些問問男主人關於漁莊的事情,甚至我在廚房忙碌的時候還在計劃著如何表達比較穩妥些。
我也想過要不要跟少年商議一下細節。
然而我沒想到一上來,男主人直截了當地就把答案告訴我們了!
難道說是我跟少年在廚房忙碌的時候,他們兩口子透過氣的關係?
男主人他可能從大娘的口中聽說了我們想去漁莊的事情,但是這樣一來,從他給出的答案來看似乎線索又中斷了。
沒一點準備啊!
因為我在問詢前,心裡隱隱約約懷著一種期待,總覺得這個人應該會透露些有用的訊息的。
原因嘛,當然是跟他們所在的位置有關係,這麼偏僻的地方,平常經過的人極少,但是正因為偏僻,活動範圍就會變得更廣。
可是,那個山民阿貴還有村裡的那個人,都明白跟我們說過漁莊的存在。
這裡距離我們借宿的山村不算遠,又不是已經到了北地,相距太遠沒法瞭解情況的局面。
好歹是個村子,大爺壓根沒聽聞過麼?
我低頭在想是不是中間有什麼誤會呢?
有時候人的言語表達,在理解上可能有點差異。
坐在桌邊,聽著灶頭柴火燃燒乾樹枝爆裂的響聲,我低頭皺眉沉思中。
一旁的少年跟我的反應一樣。兩個人互不開口,各自在想著心事。
我心中思量後,乾脆抬起頭盯著男主人再問了一句:“大爺,那您知不知道,這一帶有沒有臨水的村子?“
他視線朝我看過來,我比了個手勢,補充了一句道:“就是臨近湖水或者是江邊的村落?”
是的。我想到的是地方有差別。他們表述的漁莊可能沒有我直接問臨水的村落更加明白些。
再說,那村子就一定叫漁莊麼?
漁莊可能是我們借宿的村子裡山民對它的稱呼。
照我看......沒準它有別的名字呢?
......“嚐嚐我的手藝。”
我指了指桌上那道用兔肉做成的菜對著老夫妻道。
對坐的老兩口交換了一下眼神,嘴角同時綻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