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白銀令> 第一百零八章 太倉銀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八章 太倉銀鼠 (2 / 3)

關於白銀鑄鉛摻假,民間偶有,但官銀還從未有人敢如此膽大包天。

只能說紀瑾本就不壽,又生生被明胤和廉衡快速掐短。

五年前,紀大公子入職太倉庫後,眼底真金白銀日日晃過,豈無動心之理。而他這人好賭好鬥好色,業餘愛好只有一個——揮金如土,紀盈偌大家業,哪夠他三個兒子霍霍。是以,這位公子就將主意打到了官銀之上。

有明以來,就禁銀保鈔,因而白銀作為非法定貨幣,並無專門鑄造局鑄銀;加上大明銀脈稀薄,自採匱涸,也就不用專門的鑄造局來進行龐大的鑄銀工作。此處留意,不是大明不想,而是大明沒有,是以不需用。

如前文所析,大明極度缺銀,這也是明政府為何禁銀保鈔之原因。當然,此處不考慮民間流通窖藏的、透過私自海貿而從外邦獲得的大量白銀。

因為不需用,戶部就直接在收納國家白銀的太倉庫眼巴前,並行建立了一座“太倉銀作局”,專門進行官銀熔鑄——既負責熔鑄坊間碎銀碎錠,更負責澆注全年全國礦脈挖採來的幾十萬兩銀粒。

因太倉銀作局可借“火耗虧損”進行公然貪汙,朝廷千防萬防也還是防其不住,因而這乃一人盡皆知的“肥差”,為此肥差,敖馬兩黨、甚至功勳宗戚,曾幾度互打出手,可見這一肥差之美味。是以,白銀粒粒在冊登記的太倉庫紀瑾,卻只能幹看。

但這位公子是能幹看的人?!

肥差兩年一換,時年肥差接管者是馬萬群門生,王恩。

擠走,不可能。那就拉攏。

紀瑾三番誘勸,但其人就是不從。不從,並非清廉,只是不敢。紀瑾渾身解數使盡,本欲作罷,孰料被其知曉了王恩有“男風”之好,只是時常光顧春林班,很少光顧他的群芳園。紀瑾當機立斷,重金從民間募集了兩名絕色少年,設計令二人與王恩來了個“偶遇”,王恩自然而然地落入了圈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想讓王恩參與到他誅族計劃中,只以美色誘之,還不足夠。因而紀瑾罔顧人命,略施一技,令其中一個“美人”直接猝死在了王恩床上,人命官司脅身,還是“男色”官司,紀瑾甫一威脅,王恩只能屈從。

以是,官銀鑄鉛,在五年前就這樣悄然開始。

當然,如此大膽操作,紀瑾是不會告訴他老子的,否則,紀盈如何能縱容他埋下如此滔天巨禍。

造假之前,二人先將不合之眾暗中排擠出去,最後將鑄銀人員全數換成自己人或已被收買的銀匠。

起初,他們也只敢百錠裡摻一錠,半年後,見平穩無異,也就敢五十錠裡摻一錠,再後來,就變了二十錠裡一枚,及至現在的十錠裡一錠。當然,一切大前提,是分配給明皇內廷庫、後宮用度、各皇子親王、及四品以上要員的例銀俸銀是絕無一粒摻假的,畢竟紀瑾再想吃天,也怕死。

因而摻假之銀,只限於佔三分之二的、供朝廷內部調動交易的白銀。

言及此處,問題一來了,貪贓官銀者,比比皆是,官銀民間從不流通,因而要麼窖藏不花,要麼重鑄。一旦重鑄,鑄鉛秘密就能發現,卻為何無一人舉報?因為沒法舉報,誰吃飽了撐得,敢熔鑄官銀。能熔鑄官銀的唯一合法機構,只有大吃特吃“火耗”的太倉銀作局。私人熔鑄,只能說明這銀子已為“私有”,換句話也即貪汙。

所以自然無人舉報。且,毫無舉報之必要。即便是鑄鉛白銀,貪到手,他們還是拿到了白銀,只不過白銀純度“欠佳”罷了。何必自斷財路。

這是紀瑾等人能“大幹”五年的原因,且呈愈演愈烈的趨勢。

言及此處,問題二跟著來了。髒心髒到最後,也只是敢十錠裡摻假一錠,何以陪審官在太倉庫隨意抽取十錠,十錠能有八錠鑄鉛?何以太子東宮的例銀,包括明皇內廷庫銀錠,也皆有鑄鉛之銀?

這就得問明胤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