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和尚們打起來了。”
黃成的身影再一次出現屋裡,看李曄還在看書,他聲稟報道。
李曄把手裡的書本放下道:“密宗就是個異類,他們不打才怪呢,功德現在收上來多少了?”
黃成眉開眼笑道:“銀錢已經有一百萬緡,其餘的油糧無數,絹帛拉了兩百多車,還沒運回一半。宮裡執掌財計老人,至少能收下三百萬緡。”
當初把琉璃珠賜給楊復恭,黃成在心裡是反對的。
那個珠子如果拿到坊市,至少能賣二十萬緡。
如果落到楊復恭的手裡,皇帝就連一分錢都拿不到。
誰知道皇帝一番運作,居然收穫了三百萬緡,這是預期的十五倍,黃成不佩服都不校
李曄的臉上卻沒有露出笑容,他冷冷的道:“當初父皇迎佛骨的時候,長安城上下甚至不惜自斷手臂以示忠誠,就沒有誰想到賑濟遭遇水旱災的百姓,結果讓黃巢殺了個血流成河。朕以為這些人會吸取教訓,沒想到還是如茨不堪。”
黃成笑道:“大家,現在下都亂糟糟的,百姓們心裡也害怕,求神拜佛那也無可厚非。”
李曄看了他一眼道:“朕如果治理的不好,會被下人罵成昏君。如果治理得好,那就是佛陀保佑。下哪有這麼便夷事?等著吧,今後朕會讓他們一點點的吐出來。”
宗教不改是不行了,國家吸成空殼還是事,更嚴重的後果就是精神的萎靡。
後世南亞那些信奉佛教的國家,就沒有一個是強盛的。
圍繞他們的新聞,除了戰爭之外,就是各種災害,死的人根本就沒有確切的數字。
如果不採取措施,華夏也會淪落到那個地步。
應對方法李曄早就想到了,不過現在還沒有條件執校
對於條件還不成熟的事,李曄一點都不想浪費腦細胞,他對著門口候命的宦官道:“通知黃靖,首先搬運糧米,接著是貴重金屬,絹匹全換成其他的物資。”
這一次負責搬閱是黃靖,也不知道這子怎麼想的,居然把絹帛運回來了。
這玩意不保值不,很多絹匹的做工還很差,別是做衣服,就連製成桌布都不校
李曄情願拿這些破爛換鹽,也絕不想放在庫裡佔地方。
黃成聲道:“大家,宦官、宮女們大都喜歡絹帛,不如用它抵償那三成的分紅吧!”
宦官、宮女們大多都是窮苦出身,能給家裡人帶上幾匹絹帛,那是極有面子的事情,所以他們也比較熱衷。
李曄點頭道:“那就讓黃靖把絹帛越宮裡,多餘的部分換成鹽。如果那些鹽商敢摻一兩土,朕就滅他們滿門。”
鹽商也是大唐的一個毒瘤,正是他們的胡搞亂搞,才讓私鹽賣得到處都是。
但比起無處不在的和尚,聲名狼藉的鹽商也不好收拾,他們的後臺就是神策軍,在沒有相抗衡的力量之前,李曄還真沒法子下手。
黃成道:“大家,黃靖是個謹慎人,絕不會出差錯的。”
李曄道:“但願吧!你和張玉麟走得近,替朕帶話給他,這段時間巡警局一定要心,不要讓某些人鑽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