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亂語,子為萬民之首,就該在京都守宗廟,此為至真至孝。可子如今避居於外,此為棄萬民、棄宗廟。某等身為諫官,如不能扶正軌轍,必將遺臭萬年。”
“子居廟堂則國有主,子居四野則國分崩。杜讓能,汝欲勾結閹賊竊神器乎?某雖不才,也誓與汝血濺五步!”
“今上有恙就該回宮中休息,又怎能在四野奔波。難道是爾劫持子,欲行曹操之事?”
面對這些責難,杜讓能一笑道:“如今內有北司四貴,外有神策軍虎視眈眈。杜某就是膽大包,也不敢行大逆不道之事。倒是諸位含血噴人,不知道是受哪一位的指使?”
“狗屁!”諫官們直接炸了。
在大唐,諫官不是誰都能當的,首要條件就是賢良方正、剛直不阿。
他們被誰指使,那可比指著鼻子罵爹媽還嚴重。
“杜賊,近日與某等分清楚,不然與汝勢不兩立。”這些諫官可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騎馬射箭都行,更別打群架了。
“要動手是不是,爺爺等很久了。”南衙的屬官也摩拳擦掌。
諫官的本職工作是糾劾皇帝,跑到南衙這邊鬧已經是腦子裝了糞。
宰相們好歹半也算是給面子了,可這些諫官卻不依不饒,這就點不把南衙當人看的意思。
受北司的氣那叫形勢逼人,誰讓死宦官有兵權。
可諫院的書呆子就十多條,難道還怕他們不成?
“爾等要做什麼?”看雙方的人拉拉扯扯,杜讓能大喝道:“這裡是南衙,不是爾等撒野的地方。來人,將他們全部拿下,送御史臺問罪。”
諫官清貴,是大唐士饒榜樣,因為形象正面,在民間也有無數擁躉。
今的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必定會引起一場風波。
但杜讓能根本就不懼怕,他的身上裝著三司變易的章程,只要皇帝點頭透過,那下一步就是組閣。
想到內閣總理大臣的職位,杜讓能的心中湧起一股熱潮,他指著那些叫嚷的諫官道:“統統拿下,反抗者重責!”
南衙屬官剛要動手時,人群外圍傳來一聲暴喝。
“杜相好大官威,連諫院的言官都敢逮捕,難道我大唐沒有王法了?”
錯愕間,只見一個穿著紫袍的官員緩步走到杜讓能面前,厲聲質問道:“杜相,難道不知言者無罪?”
杜讓能冷笑一聲道:“諫院旨在匡正聖人軌轍,並無糾劾南衙職權,言官來此吵鬧已是越權。本以為張公能主持公道,誰知爾才是幕後主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來人正是諫院掌舵人諫議大夫張顗,他一向以忠直著稱,朝野風評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