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昭宗> 第105章 收之桑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5章 收之桑榆 (2 / 3)

=========================================================

夏日炎炎,李曄被太陽曬得渾身發燙,但他並沒有躲到陰涼的車中,而是帶著一隊騎兵馳騁。

沒辦法,此時的他就恨自己沒有長出翅膀,否則早就飛到華清宮了。

“聖人,火炮鑄造出來了。”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曹振雖然沒有搞出水壓機,卻把大炮鑄造出來,這也是個意外的驚喜。

早在燒琉璃的時候,李曄就已經讓工匠嘗試鑄炮。

最初的想法是一體鑄造,但是炮膛裡卻總是出現砂眼,最離譜的一次甚至有巴掌大。

“聖人,這是砂胎裡面還有水分,一旦灌入銅汁,水就變成蒸汽,最後形成這樣的坑窪。”

曹振很快道出了節症,不過他的解決方法,也讓李曄直翻白眼。

“聖人,內坯不能用火烤,否則就會出現裂紋。用它鑄造的銅鐘聲音必然沙啞,在受到撞擊時,還會四分五裂。

這就是個水磨的功夫,非得經過白日,內坯才能自然陰乾。以職下的經驗,二十枚內坯有一枚完好就謝謝地了。”

李曄愁道:“就沒有其他的辦法嗎?比如用鉄範鑄造。”

他賣車的地方在郊區,哪兒有不少作坊,比較多的是五金加工,但也有汙染嚴重的地條鋼廠和鑄造廠。

無聊的時候,李曄也會跑去看熱鬧,對那些生產流程也比較熟稔。

曹振聽了一拍腦門,他用熟鐵鍛造了一個鐵範,然後開始了新一輪的鑄造。

也不知道是風水不對,還是開工的時辰有誤。

銅炮鑄是鑄出來了,可那炮膛依舊凹凸不平。

雖然用打磨的方法解決了問題,但是沒有人能笑得出來,因為炮膛是傾斜,水平位置時往上翹了3度。

不信邪的曹振又連續鑄造了幾次,雖然他們想了無數的辦法,但是炮膛傾斜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無奈之下,曹振只能採用李曄的解決方法,先鑄造出火炮外形,再用鑽頭鏜出細孔,然後才在此基礎上擴膛。

這方法看似簡單,但他們前前後後試驗了將近一個月,才掌握了技術要領,最終鑄造出兩門75毫米炮。<1857型火炮很相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