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為了防止技術外洩,水力錘床並不對外銷售,所以外界是隻聞其名。
如林公司老闆的眼睛瞬間睜大,他興奮的喊道:“民謝聖上的恩典。”
水力錘床的他是知道的,一錘能有千斤的力量,對鍛合鐵塊是再好不過。
當然鍛合槍管也不用太大的力量,只要買型錘即可。
李曄道:“除此之外,朕還允許你們使用煤氣爐。”
鐵廠那邊的煤氣爐是改了又改,如今已經日趨完善。
如林公司的老闆疑惑的道:“煤氣爐?”
鐵廠一直由東廠內衛看守,工人經過保密教育後,也知道保密的重要性,是以並沒有一言半語外傳,外界當然也不清楚它的情況
李曄並沒有解釋,他道:“一會兒就有人來建築。”
前幾,黃靖獻寶似的送來了一卷所謂的火浣布。
李曄當然知道這是石棉製成的,可惜這種重要的物資產地都在吐蕃的控制範圍之內。
在收購了市面上的所有火浣布以後,李曄用它製造了不少耐火棉。
將它運用到鍛造爐以後,果然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現在越軍工企業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次如林公司對火槍做了改進,這讓朕感到萬分高興,那位發明的工匠可以去申請專利了。”李曄看事情已經差不多了,也決定告辭。
如林公司的老闆忙不迭的道:“聖人,就算有機器輔助,生產槍管依舊困難,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李曄沉吟片刻後道:“一個辦法是用燒紅鐵條纏繞鐵棍,完成之後再進行鍛打。另一個方法是擠壓……。”
他一邊,一邊畫出草圖,周圍的匠頭聽了時而睜大眼睛,時而冥思苦想。
“用鐵條纏繞的方法不錯,如果配合水力錘床,某一能打出3尺鐵管。”
“那個擠壓法才是上上之選,只要力量足夠,一次就能生產數丈長的鐵管。”
“某也覺得擠壓法好,就是這個連續軋管機麻煩,聽鐵廠那邊最近聚集了大量的匠頭,要不一起合計合計。”
如林公司的老闆聽了臉上露出猶豫的神色,但是想到將來的好處,他狠狠的一咬牙道:“不管了,先和齊三商量一下,如果他能一次生產出鐵管,咱們也就少了無數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