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昭宗> 第150章 朝廷不是石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0章 朝廷不是石頭 (2 / 2)

李曄道:“有什麼可惜的,鹽、茶、鐵專賣首先是要保證百姓能買到廉價、優質的產品。即便是將士戎邊的苦寒之所,也能以京城的價格買到。

可現在鹽、鐵、茶都淪為斂財的手段,百姓們都吃、用不起了。茶還好,本就沒幾個百姓喝。但是鹽卻不同,長期淡食會讓身體變差。

杜相,這種害民的政策是在毀傷大唐的根基!如果朕還要執行下去,大唐真的就亡了。”

杜讓能不甘心的道:“話雖如此,但眼下的財稅實在緊張,都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如果不徵收專賣稅,恐怕明年所有的計劃都將停止。”

李曄笑道:“錢有的是,就看咱們會不會賺。讓商務部的也跟著裴樞出行,最好和王重盈做一筆交易,用咱們的布匹換取河中的食鹽,然後再轉賣給其它的軍閥。

至於朝廷控制的地方,對糧食、鹽、茶將採取票證供應的辦法,直到咱們控制交通便利的產鹽地,以及能做到糧食自給自足。”

其實川中就能出鹽,只是想把它們運出來就難了,成本也不是一般的高。

李曄的目標是西北,那邊的鹽多了去,運輸也方便不少。

當然這是長遠目標,想要實現還得很多年。

杜讓能皺眉道:“聖上宅心仁厚,臣深表欽佩。不過下的財貨就那麼多,這邊多取一分,那邊就減少一分。又如何做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啊!”

李曄有些無奈,悶悶道:“下的財貨並不是一成不變,土地出產、開山挖礦隨時都在增加財貨,只是咱們的管理實在太落後,把很多東西忽視了而已。”

杜讓能道:“土地出產要養活百姓,就便是畝產千斤也不能積蓄多少。而且還要備戰備荒,根本就是入不敷出。礦產就更不用了,光是銅料一項就缺口甚大。朝廷連銅錢都無法鑄造,只能發行紙幣啊!”

李曄笑道:“這只是其一,杜相不妨換一個角度思考,比如山間林木,在山谷中就一錢不值,可將它們砍成柴火,就值數十、甚至百文。但要加工成傢俱,便是百文、千文。這期間它已經升值無數倍,並不是一成不變。

只不過是咱們太封閉,百姓們的出產無法進入市場,自然產生不出任何的價值。今後當放開戶籍,任由百姓從事各種行業,一旦盤活整個商業,那麼大唐的錢財就像流水一樣源源不絕。

不過,朕很不喜歡一個提法,就是所謂的無為。無為的前提是無不為,沒有相關的法律規章,沒有監督管理的人,根本就不要想治,只會是一片混亂。

當然,朕覺得什麼都靠衙門,市場也只會越來越僵化。制定相關規則之後,哪些行業就由商會、行會去管理。衙門的作用就是監督,並改正所有的問題。”

杜讓能一陣沉默,好半才道:“聖上,如此一來,商會行會的權力就太大了,長此以往朝廷絕對彈壓不住。而且他們一旦形成壟斷,百姓又得被盤剝了。”

李曄道:“形成壟斷那就分拆,害怕商會、行會做大,就依靠工饒工會制衡。只要衙門做好仲裁,事情只會像好的方向發展。

不過朕也要提一點要求,衙門的官吏素質必須得到提高,三年內必須有初級中學的文憑,十年之內必須達到高階中學,二十年只能是大學畢業生。

儒家尊卑上下那一套必須全部剔除,咱們的朝廷是替百姓辦事的,不是壓在他們頭上的石頭,否則遲早還是會被推翻。”

“這……。”杜讓能茫然了,甚至連怎麼出的務本樓都不知道,甚至連什麼時候拿了一本《公務員手冊》都不知道。

“異想開,聖上實在是異想開!沒有尊卑上下,還有官嗎?”杜讓能喃喃自語道。

(本章完)

喜歡唐末昭宗請大家收藏:()唐末昭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