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合,那就想辦法讓它們配合。”李曄冷冷說完,又扭頭問道:“袁有孝,你們的對策是什麼?”
袁有孝毫不遲疑的說道:“聖上,朝廷的既定策略是限制大地主,幫助中小地主恢復生產。所以,農業銀行將提供3年期低息貸款,以資助那些掙扎在死亡線上的中小地主。至於貧農僱農,一個方法是推行皇莊制,保證他們不被餓死。另一個方法是鼓勵地主僱傭,但這又涉及到貧僱農的保護,怎麼解決還得看農業部的具體措施。”
李曄搖頭道:“現在是非常時期,儘快恢復生產是第一要務,貸款利息就由朝廷進行補貼吧!皇莊制暫時停止推行,否則那些清流又要罵朕貪得無厭,搜刮民脂民膏了。農民的權利問題,還是讓他們自己解決,不如選取一些代表成立農會。一旦地主侵犯農人利益,就由農會進行協調。如果調解無效,再到法院進行申訴。”
劉崇望卻有些擔心的說道:“聖上,這些的協會多了,地方衙門的權威會不會大大下跌。萬一他們形成強大的勢力,將來又如何監管呢?”
李曄笑道:“今後,地方衙門的主要責任是監督、引導,而不像過去那樣,什麼都要控制在手中。再說協會多了,反倒形不成統一的力量。他們只會成為會員的保護傘,把那些想要伸手的官吏但在外面。
諸位,民富國強啊!百姓們過得食不果腹,他就會想方設法的活下去,哪怕是亡命的勾當也會毫不猶豫的參與,那裡還談得上禮義廉恥。所以,朝廷要先給百姓一個體面,他們也才會給朝廷一個體面。”
徐彥若笑道:“聖上言之有理,如今朝廷手裡的可耕種土地已經增加了十多倍,如何分配也成了一個大問題。依臣看來,還是將它們重新整合後再進行出售。如果無錢購買,可以到銀行進行貸款,只是條件定得要稍微寬容一些。”
袁有孝當即說道:“這個事情農業銀行已經在辦理了,第一批獲得購買資格的農人將在近期得到土地。不過,天氣已經漸漸轉涼,農行方面也增加了幾個貸款內容,可以讓農人們先蓋房屋,購買衣服和取暖裝置。”
李曄道:“蓋房子已經來不及了,朕那邊有地窩子的設計圖,配合著蜂窩煤爐,渡過冬天應該沒有問題。糧食方面一定要有保證,儘可能的不要餓死人。可惜我們沒有棉花,不然再給那些饑民發上點禦寒的衣物,倒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員損失。”
一想到寒冬臘月,李曄的腦子裡就浮現出“棉花”兩個字,只是華夏種植棉花已經是宋代的事情。
讓人想不通的是,這樣有用的經濟作物到了大明朱元璋時,還要依靠強迫的手段推廣。
李曄當然不會等上幾百年,他重新奪回長安之後,就到處搜尋棉花的蹤跡,可到現在都還沒有發現。
“棉花?”殿中的人都有些疑惑不解,但是皇帝嘴裡蹦出新名詞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他們也都變的習慣。
徐彥若說道:“聖上,給饑民發放禦寒服裝,不如給他們發放稻草。到時,朝廷再修建一些簡易的屋子,保證他們凍餓不死就行。否則,那些人吃飽了沒事幹,肯定要到處生事。”
李曄無奈的點了一下頭,雖然這個方法不怎麼人道,但是目前唯一可行的。
杜讓能看事情都定了調子,才說道:“聖上,臣立即通知各地儘快搭建簡易房屋,在下雪之前將百姓安置完畢。”
“可。”李曄說完這個字,又拿起另一份資料。
可就在這時,張濬快步的走進大殿,說道:“聖上,李克用已從河東起兵,先鋒已經靠近澤潞。”
(本章完)
喜歡唐末昭宗請大家收藏:()唐末昭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