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裡的位置並不好,前面頂著魏博、左邊挨著河陽,右邊與鄆州相鄰,是宣武往北、河東往南的門戶。
就在眾人以為,朱全忠會選擇一個猛將鎮守時,胡真居然成了宣義節度使。
能坐到這個位置上,胡真當然也明白其中包含的深意。
朱全忠絕不允許集團的內部,出現一個可以分庭抗禮的人。
如果有,那就必須立刻的除掉。
但讓胡真納悶的是,朱全忠居然把他身邊最得力的謀士謝瞳派到宣義。
一開始,他們兩人還相互提防,但在朱珍、李唐賓、龐師古、敬翔、李振等人相繼得到重用後。
胡真、謝瞳才知道自己被拋棄了。
從那以後,他們兩人就刻意的走自己的路,有意無意的擺脫朱全忠的控制。
等到朱溫發動對秦宗權的總攻時,胡真已經是與朱瑄、朱瑾、甚至朱全忠平起平坐的一鎮諸侯了。
但是,胡真的身上已經打著朱全忠的烙印,無論到哪兒,人們都把他當成朱全忠的部下看。
就像此次的洛陽大會,皇帝就沒有給他發來請柬,這讓胡真很不開心。
但他並沒有任何的怨言,反而在前幾天,還給皇帝進貢了一批財物,希望得到朝廷的承認,但現在都還沒有迴音。
“底下的饑民統統都要前往洛陽,今上此次倉促出行,恐怕沒有帶多少糧食,如果把他們放過去,恐怕會引來騷亂。”胡真不無擔心的說道。
謝瞳道:“今上愛民如子,聽聞有這麼多百姓來投,他必然會全盤接下。可關中今年大旱,恐怕也拿不出那麼多糧食。不如咱們先賑濟災民,讓這些百姓在到達洛陽時,不至於餓死。”
胡真苦惱道:“年年征戰,宣義的糧食也不多,萬一李克用那個狗賊趁機入侵,我等又如何應對?”
胡真所做的一切,李克用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幾次用兵都沒有打宣義鎮的主意。
但這是宣義鎮有相當實力的情況下,要是李克用知道宣義鎮乏糧,那麼他一定會來打死老虎。
謝瞳道:“不如這樣,我等先派人聯絡洛陽,讓今上在河陽邊境做好準備。饑民一旦進入,立刻將他們分流到各州縣。這樣一來,朝廷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饑民的損耗也會降到最低點。”
胡真道:“就怕陛下不接納,或者接納不及時,饑民一旦停滯在宣義,我等可就束手無策了。”
宣義狹小,只有鄭、滑兩個州,本來也養不起太多的百姓。
以前周邊的百姓幾乎都靠著水運吃飯,現在到處打仗,河道上的船都變得稀有,船伕們也是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