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決戰的時候了。”
才收到朱全忠拋棄汴州城的訊息,李曄就知道雙方的決戰已經不可避免。
“朕要御駕親征!”李曄鎮定的說道。
正如天朝太祖所說,戰略決戰就是賭國家的命運。
只有打敗朱全忠,李曄才能坐穩皇帝的寶座,將自己的計劃貫徹下去。
如果被朱全忠打敗,李曄連洛陽都得放棄,再次出關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
而且這樣的失敗將影響今後的一系列部署,甚至連遏制儒門的策略都得改變,這也是李曄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刀劍無眼,如果傷到陛下,臣等又該如何給天下一個交代?”杜讓能第一時間表示反對。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陛下親臨矢石,我輩軍人還有何面目見天下百姓?”張濬也提出異議。
李曄擺手道:“朕親臨戰場就是要看軍隊的表現。此次作戰,朕只帶眼睛、耳朵,絕不會干涉第一集團軍的指揮。”
這段時間以來,軍隊的變化越來越大,不只是訓練方式,就連作戰的模式也與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至於奏不奏效,就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楚。
這次李曄提出御駕親征,就是要看軍隊的戰鬥力有沒有提高。
“這……。”杜讓能、張濬對望了一眼,但都沒有表態。
李曄道:“既然兩位不反對,朕現在就要出發。”
“陛下不可。”杜讓能連忙說道:“今日陰霾,恐怕會有降雪。還是等天氣好轉,再趕往忠武吧!”
李曄道:“雨雪天氣,宣武軍的弓弩必然會受到影響。朕要是朱全忠,肯定會在此之前發動進攻。”
張濬聞言一怔,隨即問道:“李紳到哪兒了?”
陸扆略一思索說道:“根據今天的通報,第一集團軍司令李紳,明天可以趕到洛陽。”
“明天?”張濬略一思索,說道:“陛下,臣想發一份加急,讓李紳趕回部隊,密切監視朱全忠的行動。”
李曄道:“讓李紳在驛站等著,朱全忠真要發動進攻的話,這個時候回去也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