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昭宗> 第371章 邁向海洋的第一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1章 邁向海洋的第一步 (1 / 3)

黃成整合船廠的訊息,終於傳到了李曄手中。

但這已經是龍紀二年公元891年)2月的事情了。

“阻隔海路!”李曄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他寫下一個“花”字,又在上面畫了大大的一個叉。

水軍!

朝廷的水軍只有內河炮艇八艘,即便這樣,人都還湊不齊呢!

倒不是說,海軍也搞精兵政策。

而是,它本身就是個技術兵種。

就連普通的水手都不能湊活,更何況是指揮的軍官。

李曄也不想把海軍搞成陸軍海戰隊,在他的計劃中,海軍是另一個系統,不再是陸軍的衍生品。

看李曄又陷入沉思之中,步入軍帳的杜讓能輕聲說道:

“陛下,103軍已經進入淮南,期間多與當地豪強發生衝突,郡州官佐送來奏摺,希望朝廷採取懷柔之策。”

“杜相,什麼時候來的,快請坐下。”李曄瞬間回過神來,說道:“告訴那些郡州官佐,任何敢於朝廷大軍對抗的人,都必須乾淨、徹底的被清除掉,剩餘的婦孺全數發配到流求今臺灣),敢有怨言者死!

內閣再發文申斥那些官員,今後再提出這樣愚蠢的問題,自己打包滾蛋!”

黃巢造反之後,“殺人放火受招安”就成了豪強至高理想。

他們不停地和朝廷唱反調,要的就是獲取承認,最終成為一地的霸主。

在忠武、淮西兩地,第一旅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而最有效的解決手段,就是將這些人毫不留情的剿滅。

畢竟有了這些死雞,其餘的“猴子”才會舉手投降。

對那些歸附的人,李曄也沒有置之不理。

大都給一個參議的頭銜,並把他們安置道各縣的議政院中,職責是討論、制定政策,並監督當地官員。

而那些比較聽話的縣,李曄還試點了選舉制度。

由議政院的參議選出縣長,再由他提供各衙門的官員名單。

只要透過議政院的審議,這些官員就能走馬上任。

這樣的策略,讓各縣的秩序很快步入正軌。

速度之快,甚至讓揪心的內閣也覺得不可思議。

在派出人員監督的同時,還將相關經驗匯總。

只要時機成熟,他們準備到推廣各地。

“陛下,流求是不是太荒蕪了?”杜讓能有些遲疑道。

這個時代的流求雖然已經有人居住,但數量實在太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