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側過身,深吸一口氣:“我先送你回宿舍,今天晚上別出來——最好也別接陳萬裡的電話。”
陸燦然終於想起了主線任務,她啊一聲,問:“他們想做什麼?”
——想要拿到蘑菇。
以之前實驗室的例子來看,“蘑菇”被人體自然吸收、消化、不再對人體造成影響——至少還需要一個月,而在這一月內,那些人如果想取出——
梁元崢盡量用簡單的語言說明,他不想給陸燦然造成恐慌。
他們剛剛接過吻,剛剛擁抱,剛剛互相表達愛意……突然間提到這種恐怖的事情,並非他本意,但不得不說。
陸燦然需要意識到現在的危險處境。
“把你送回宿舍後,我會通知研究所的朋友和教授,”梁元崢說,“你先回去。”
陸燦然說好,她離梁元崢更近了些,發現對方頭上的薄荷和迷疊香越長越誇張,但他仍緊繃著一張臉,表情很嚴肅。
暴雨下,車也攔不到,陸燦然悄悄刪掉打車軟體,私心想和他多走一陣,多聊一會。
梁元崢言簡意賅,解釋他所瞭解的情況——
a大的趙教授和b大陳教授研究領域相同,都在研究如何透過技術手段對大腦訊號或行為進行間接推測,眾所周知,心理學中的非言語類溝通——譬如微表情和肢體語言,可以輔助推測他人情緒和想法,在此基礎上,趙教授利用大資料樣本,鑽研出可以集中固有感知、且能讓使用者看到他人“彈幕”的蘑菇,因受限於倫理隱私,再加上精度問題,這項實驗的進行非常私密。
直到上個月,第一顆可“讀心”的蘑菇試驗成功,這件事在特定的小圈子裡也不再是秘密。
梁元崢的一個朋友是趙教授的得意門生,也是自願參與本項試驗的第一個實驗者。
梁元崢和他見面時,察覺對方總能精準讀到他當下想要的東西;問了幾句,對方才笑著和盤托出。
也是那一天晚上,梁元崢和朋友分別之際,遇到了陳萬裡。
——a大突然停電、蘑菇失竊的那一日。
陸燦然急促地說:“你認為是陳萬裡偷了蘑菇?他可能會被他爸逼著這麼做……但我懷疑他的能力……”
“朋友提到過,趙教授在和幾個商業公司洽淡相關技術合作,想要蘑菇的不止陳教授一個人,以陳萬裡現在的狀況來看——”梁元崢推論,“我猜,他大約失敗了,成功偷走蘑菇的另有其人;但最後卻是你吃下了這顆蘑菇,證明對方中途出了意外,陰差陽錯,這顆蘑菇流入鄭記小雞燉蘑菇。”
陸燦然說:“你找到了偷蘑菇的人?”
“嗯,知道結果後,逆推會變得輕而易舉,”梁元崢說,“偷蘑菇的人一定會想方設法再盜走蘑菇,他自然會查到蘑菇最終流入到哪裡——那幾天,只需要關注誰出入過鄭記小雞燉蘑菇後廚,誰又能在夜晚自由出入a大、熟悉a大實驗室,符合以上條件的就是目標。”
陸燦然問:“誰?”
“體育老師,他入職a大不久,朋友提到在實驗室曾頻繁偶遇他,顯然居心不良,”梁元崢側臉,“在醫院時,他主動找過你聊天,對不對?那應該是在試探你。”
陸燦然伸手捂住嘴:“難道他懷疑過我?”
說到這裡,她又搖頭:“不對,不對,後來他就沒再找我了。”
“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他後來轉去懷疑蘑菇在陳萬裡身上,”梁元崢輕描淡寫,“至於那兩個鬼鬼祟祟的中年人,曾經打過鄭記老闆,現在又出現在這裡,大約也是為蘑菇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