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平眼睛光芒閃爍,心中暗道:陛下太過執著虞朝時期的輝煌了,就算將東羸打下來,治理方面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畢竟這東羸四島距離中原太遠,國家強盛時,還可以鎮服這群倭民,一旦國家出現衰弱,倭民必反。
好幾次,許平想勸王秦放棄進攻東羸,但看到王秦執著的目光,還是放棄了。
如今,投入了舉國之力,想要半途而廢就更加不可能了。
龍治不會答應,陛下不會答應,將士們也不會答應。
他們都渴望透過這場戰爭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這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就算明知道九死一生,也要搏上一搏。
遠在洛都的王秦,命令天狼衛,多配人手,他要每天早上起來都能聽到關於鳥繩礁之戰的訊息。
馬踐等大臣,尤其以曾禾最為激烈,他們都反對王秦傾國之力發起討伐東羸的戰爭。
曾禾上奏,希望王秦能延緩戰爭的時間,過個七八年再打。
這份奏章直接被王秦駁回,世事無常,誰知道七八年後他是否還活著。
讓王秦揪心的除了東羸何時能拿下,還有一個就是繼承人問題。
太子王凜,太過愚鈍,如果生在尋常百姓家,勞作耕種還行,但在帝王之家,需要治理國事,明辨是非,這方面,王凜就差的太遠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秦對太子越來越不滿。
請了那麼的名師大家教導於他,卻始終不見長進。
太令人失望了。
反觀昔日不討喜的皇子王恪,性格沉穩,博覽群書,越來越有自己的影子。
不知從何時起,王秦竟萌生了更換太子的心思。
或許,將江山社稷交到王恪手裡,才能更加繁榮昌盛。
當然,這個心思,王秦只在心裡想過,並沒有流露出來。
太子是國本,一旦更換,江山社稷都將受的動搖。
不到萬不得已,王秦是不會這麼做的。
自從朱成晚深夜潛入皇宮刺殺王秦之後,皇后楊姝就與王秦的關係變得疏遠了。
以前楊姝會每天親自熬兩次湯,端來給王秦,然後盯著王秦喝完,就算與王秦無話可說,也會坐一會再走。
而現在,王秦十天半個月都見不到楊姝一次。
楊姝將自己關在寢宮,每天除了練習武藝,對其他事情的漠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