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高寒士閉上眼,嘆一口氣,“但是十幾年前,確是出現過一個人,雖然不像你說的那樣厲害,對齊國來說卻已經算是一場災難!”
紀行驚喜道,“什麼人?居然有這樣大的本事。”
高寒士深深嘆氣。
雪夜裡一片淒冷哀傷。
“那個人不提也罷,不提也罷。”高寒士平靜的臉上溫和不見,只是語氣仍舊平緩。
紀行不敢再問。雪光映照之下,他竟然瞥到高寒士兩鬢出現幾根白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寒士回頭,臉上又浮現出笑意,“走吧,該說的話都說過了。”
紀行點頭,“父親,我來為你撐傘吧。”
高寒士搖搖頭笑笑,目光裡卻是肯定,“你長大了。”
紀行接過傘,一路與高寒士談笑甚歡,雪地裡的腳印久久不散。
第二日正午,紀行坐在馬上閉眼假寐。懷裡的銀票讓他對此行感到十分踏實。他原本以為高府日子過得這麼清貧,連下人都請不起幾個,應該很窮才對。沒想到他走之前高寒士竟然給他塞了整整八千兩的銀票!
他這三年最大的收穫其實不是武功的長進,而是在高寒士的薰陶之下,自己竟然真的學到了點真才實學!特別是字,他已經能將高寒士的字跡仿出七成像,剩下的三成,恐怕他練一輩子也學不來。因為那是高寒士的精氣神所在。
雙刀被他用一個布套包起來掛在馬背上,他腰間則只有一把佩劍,所有的行禮不過三本書和幾件換洗衣裳,兩卷被褥,加上點在野外必須用到的東西。
那三本書一本是《戰國策》,一本是《論語》。剩下的一本,則是高寒士親自為紀行編寫的一本書,名為《九狸》。此書洋洋灑灑數十萬字,涉獵極廣,除開行軍用兵之道,其中天文地理,經書理學,無所不包。不過這本書被高寒士寫得顛三倒四,甚至連上下文邏輯也常常不通順,一般人根本看不出來什麼頭緒。可以說這是高寒士專為紀行一個人編寫的,換個人來看,不琢磨個上十年,壓根不知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主題。
但是紀行知道這本《九狸》才是高寒士一生的心血。其他的不說,單說這幾十萬字沒有一個錯字,也沒有一處塗抹,就已經算得上是稀世珍寶。
《九狸》還包含《水經注》的大部分內容,寫得更為簡略,摒棄了景物描寫,僅寫地形。是以紀行完全能將這本書當作地圖來看。只要東南西北搞清楚了,他就不怕迷路。
雖然已是正午,但四周看起來一點也不明亮,反而天上雲層越來越厚。
一陣風吹過來,紀行手中《九狸》正巧翻到了氣象那篇。
“上天同雲,雨雪雰雰,”紀行念道,他嘆口氣笑道,“大雪要來羅!”
京城的路不像他想象的那麼好走。若是夏天還好,至少他沿著官道走,總能走到京城。可是一旦大雪封山,周圍又無城鎮,他就只能隨便找個地方對付一晚。
比如說現在。
看情況距離大風雪還有幾個時辰的時間。雪厚一尺,加上他這個人還有那幾十斤的行姓李,馬也跑不起來。就算這馬品相極好,可也不是這麼使的,畢竟這匹要跟著他一起到明年開春。所以今晚上他要是沒找到個合適的地方,恐怕就不敢睡了。
紀行不知為何,竟然一點也不害怕。他總覺得就算再危險的時候自己也經歷過。但是這種自大的心裡很可能會葬送掉他的性命,所以理智告訴自己一定要趕緊趕路。
於是他下馬跟著馬一起跑。
好在他身上的劍只有幾斤重,他輕功又好,雖然沒有馬跑得快,但也輸不了多少。
不過這倒是個修煉功夫的好機會。人的功夫如何,全看兩方面,一是術,一是氣。有氣無術,任你使出何等辦法,也施展不出來半點功力。有術無氣,則術高莫用。
他像是有天生的廝殺之術,武術之高,已經不是一般高手能夠比擬。只是氣這一塊,就是內力,他還沒練上去。他現在最大的限制是還不能完全地控制自己的肉體。人體的神經連線著的每一處肌肉,他還不能全面控制。比如有時候跳筋時,那些肌肉能動,他自己操控就不行。這些地方都是一個人的罩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