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齊國大廈,似乎都因為齊帝的病重而危機四伏。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春秋鼎盛的齊帝在這個節骨眼病倒了,而且是在齊國最強大,他的年齡也還算年輕的時候。一時間齊境危機四伏,人人自危。
齊帝為了養病,搬到了皇宮之後的青雲觀中。青雲觀是紅菱公主修道十年的道場,也是劍仙所說有可能已經突破化境的太真道長的道場。而這個時候,紅菱公主還有太子作為齊帝子嗣,竟然無權探望齊帝。永樂皇后又與朝中諸位大臣關係微妙,誰也分不清齊帝這一病,是否要引起一場關乎江山易主的奪權。不論當初是否對齊帝忠心的臣子,這個時候都異常地沉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些臣子當中。有的人心裡有鬼,或許早就在謀劃什麼。有的人是在想如何權衡利弊,爭取在這一次動亂中繼續做一顆常青樹。而有的人空有一腔維護家國穩定的熱血,卻不敢擅自妄動,生怕一個不慎全盤皆輸。
朝堂百態在這短短几個月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當初對齊帝高呼萬歲的大臣們,這個時候也在試探性地討論是否應該面聖詢問太子繼位的事了。聰明人們這個時候都在試圖以永樂皇后為突破口,期望知道齊帝的真實情況。
但是真實情況是齊帝的確是在養病,但是情況卻十分複雜。因為維持宵禁的龍衛全都撤到了青雲觀,宵禁現在由京城守備管著。整個青雲觀被整個應天府包了下來。這個龐大的暴力衙門在這個時候展現出來了最暴力的一面,那就是不管是誰想要擅闖青雲觀,就算是皇家人,他們也會連眼也不眨地砍了。
足足四百個以七品到九品高手組成的恐怖殺戮組織。配上他們多年演練的戰陣,堅甲,利刃,就算是一支萬人大軍衝殺過來,最後也會在這支恐怖組織的屠殺之下成為屍體。全天下高手密度最高的組織,將青雲觀圍了個密不透風,這個事不光讓諸位大臣頭疼,就連永樂皇后也很頭疼。
但是這也讓那些想要替皇帝傳達聖意的大臣幾乎無計可施。應天府只管齊帝的死活,卻不管齊庭的死活。半年前西南節度使打得整個南方的異族差點兒滅族,這個舉動直接引發了幾乎所有異族的強烈反抗。眼下各地都在瘋狂用兵,不打的話,那些異族就能在半個月之內將軍隊直插入中原腹地。
永樂皇后即便這個時候要親政,也不是各位大臣能夠阻止的了,因為現在誰敢說不,等齊帝病好了,可能他就會是最大的奸臣。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觸黴頭。於是一眾大臣在這個時候想起來了一個人:
高寒士!
只有這個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一切會觸怒齊帝的事。也只有他能做這件事。可是寒臺只是一個養老的地方,寒臺寒臺,那裡實在太平靜。
那裡的風平浪靜與整個天下的動盪來說幾乎就是兩個極端。
平靜的地方不止寒臺,也包括青雲觀。這裡的平靜與其說是平靜,不如說是肅穆。所有身著黑衣,袖口紋龍的龍衛,就像一根一根的鐵柱子,連表情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天下大亂他們也知道,朝堂爭鬥他們也明白,但是這個時候他們這一群武夫不能做太多,只能守住這個道觀。道觀裡那個老道和齊帝關係匪淺,醫術更高,所以他們只要管好觀外的事就夠了。
隨著時間越來越長,不光朝廷,就連坊間也都知道了齊帝重病不起的訊息。一時謠言四起,說是齊帝可能是要撐不住了。一眾大臣的反應越來越激烈,一個個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都要進青雲觀面聖。可是被永樂皇后擋住一大半。好不容易有人到了青雲觀,卻看到了那一群黑著臉的大漢,這回他們也沒轍了。
紀行知道這些訊息,也正是透過坊間再加上他的推測得出來的。等他到了京城時,距離秋時登山只有兩個月了。這個時候齊帝卻病了。紀行是個陰謀論者,所以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會不會是齊帝在裝病。不過這個事對他來說並不是問題。不過他現在並沒有急著去找李誦筠,即便她現在在京城呆了這麼久,可能還真問不出來什麼有用的訊息。所以他直接去了高府,禮貌性地見過高岐佑之後,再去看了看李誦筠和他那幾十個弟兄,最後他直接去了皇宮。
他先是給永樂皇后遞交了帖子。帖子上寫得明白,先說明白我是誰誰誰,官居幾品,又任何職。再寫我要進宮,要幹什麼事。他要乾的事自然就是去看看齊帝了。
但是永樂皇后卻只是派了一個宮女來給他說讓他候著。
紀行臉上帶著自己做的木面具,他戴面具也算是行家了,看著那宮女,“你回去給皇后說一句,這個宮,攔不住我相見任何人。”
宮女被紀行這一句話嚇了一個踉蹌!所有太監都震驚地看著這個年輕人,沒有一個人敢說什麼!終於有一個太監尖聲叫道,“你這是無視皇權!”
紀行冷眼看著他,“這句話有意思,你這是說你能代表皇權?”
太監不敢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