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曠的賽場,寬闊的賽道,轟鳴的引擎聲本來是最好的助興,而觀眾的歡呼則為勝者的榮耀加冕。
但此時,那些歡呼與興奮尖叫變成了刺耳的嘶吼和混亂,後面的車輛似乎知道了前方賽道發生的事,遠遠的停下,但也有一些人,忍著內心的恐懼和混亂的情形,瞪大眼睛注視著場下發生的戰鬥。
戰鬥的雙方十分懸殊,一個是穿著暴露的野蠻人,一個是被金屬之軀覆蓋的億萬富翁。
此時他們卻站在同一個地方,用盡全力試圖戰勝對方。
伊凡手中的光鞭擊打在託尼的鎧甲上,但卻連一絲火花都沒能激起,這個兇狠的俄羅斯人像是賭上一切走上賭桌的賭徒,紅著雙眼,用盡全力,抽打著手中的光鞭,雖然他絕望地發現連敵人的鎧甲都無法擊破,但起碼短暫的纏住了託尼,沒有被幹脆的打倒。
託尼此時的感覺很好,甚至從來沒有這麼好過,在一個容納萬人的場合,從死神手中驚險逃脫,然後穿上自己的戰甲,迎戰原本肆無忌憚的敵人。
他身上的鋼鐵鎧甲早已不是第一代原始的型號,無論材料還是構裝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第一代鋼鐵鎧甲只是用堅固的特種合金製作,雖然能夠抵禦熱武器,但防禦力還有明顯的不足,而第一代鎧甲上面的武器裝置只有脈衝炮和衝擊中子炮。
對方舟反應爐的能量應用在現在看起來也顯的粗糙無比,方舟反應爐所提供的洶湧能量,只用于飛行、簡單的武器裝置以及對賈維斯的維持上。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明顯的弊病,鎧甲隔熱和隔冷裝置都不完善,有一次他在深夜飛向紐約的高空時,卻因為鎧甲結冰不得不從高空墜落,後來他就改進了這一點。
第二代雖然有過改良,但進步不是很明顯,參與浩克之戰後,託尼率先對鎧甲的武器系統進行了專門的提升,原本的兩種武器裝置在面對普通人時十分有效,但面對無法破防的浩克時,鋼鐵俠顯然失去了攻擊能力,只能負責牽制和拉扯。
簡言之,就是一個移動的鋼鐵靶子。
託尼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的境況,開始研發微型導彈,同時縮小中子炮的攻擊範圍,並且提升攻擊威力,這麼做是為了在面對皮糙肉厚的對手時,起碼能造成對敵人表層面板的突破,而微型導彈則會進入敵人細小的傷口中,從內部造成爆破傷害。
除此之外,託尼考慮到一些特殊情況,還在鎧甲上新增了麻痺射線和極凍射線,麻痺射線藉助特殊的波撼動敵人的神經,直接影響腦部資訊傳輸,來控制敵人的身軀,極凍射線則是藉助液氮,雖然溫度還不夠低,但也能進一步麻痺敵人的動作。
最後,託尼改進了原本鎧甲的推進裝置,原本鎧甲的移動主要依靠雙手和雙腳持續發射衝擊波來產生推動力,但四個推進裝置很難面對越來越複雜的戰況,於是託尼研發出了更加微小的推進裝置,並且設定在鎧甲的主要曲線上,賈維斯負責預判敵人的戰鬥動作,在人工智慧高度靈敏的操控下,託尼可以隨時隨地轉變自身的戰鬥動作,還能借助推進力有效增強鎧甲的近身戰鬥能力。
最後,他再度改進了鎧甲的基礎材質,把特種合金換成了特種航天鈦合金,透過裝甲材質的提高使得防禦力增強。
但這些改進在瓦坎達之戰面對那些所謂的神時,依舊顯得無比吃力。
畢竟無論是索爾手中的妙爾尼爾,還是洛基操縱的毀滅者,要麼是以一顆恆星的星核混雜烏魯金屬製作的神器,要麼是被諸神祝福,有盧恩符文加持的最強鎧甲。
一個鈦合金鎧甲加上那些武器,依舊難以在這種規格的戰鬥中起到有效的作用。
幸運的是,瓦坎達之戰後,他作為援手被留在了瓦坎達一段時間,慷慨的蘇睿贈送給託尼足以製作一具鎧甲的振金,除此之外,萊昂從滿大人手中繳獲的幾枚戒指,其中“白光”、“打激”和“冰風暴”三枚戒指在託尼手上,託尼從萊昂那裡要來試圖觀測魔法戒指的能量執行,但一直沒有很好的發現,他在瓦坎達發現蘇睿這個同樣天才的科學少女,就拿出三枚魔法戒指來一同進行觀測實驗。
“白光”是一枚佩戴在拇指上的戒指,形狀是兩個白色的圓圈,鑲在戒指上,就像是一對眼睛,詭異而強大。它的作用是沿著電磁波譜發出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被用來建立強大的引力,足以讓幾噸重的金屬陷進土裡。
“打激”則是滿大人佩戴在食指上的戒指,形狀是一顆星星,呈紫色,非常漂亮。它可以投影各種形式的能量,最常見的是快中子與巨大的震盪力。也可用來投射強烈的聲波振動和建立吸引或排斥的物件的電磁波。後來觀測過程中,託尼發現它也能發射其他形式的能量,但非常不穩定。
“冰風暴”是佩戴在小指上的戒指,雕刻其上的寶石是天藍色的多個膠囊狀圓柱體,它的功能很簡單,也很強大,可以發射凍結的能量,使路徑上的空氣凍結並使目標降至幾近絕對零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枚名為“火爆”的戒指與“冰風暴”外表幾乎完全相同,只是“火爆”寶石上的膠囊狀圓柱體顏色為深紅色。
三枚強大的魔法戒指,與其他幾枚不同,這三枚戒指對物理層面的多種力、能量形式和微觀世界都能產生強烈的影響,對於觀測來說更為直觀。
原本對魔法戒指的觀測在託尼的私人實驗室中進行,賈維斯是他最忠實的助手,方舟反應爐則是能量的提供者,託尼已經初步實現了將方舟反應爐的能量轉化後,模擬成似是而非的魔力,值得慶賀的是,這種“魔力”能使喚的動這三枚魔戒。
但之後實驗就陷入了停滯,託尼發現所有的魔力傳導在接觸戒指後就失去了觀測視野,也就是說,戒指是如何接收魔力,然後進行能量傳輸導向,最後釋放出去,整個過程都無法進行探查。
蘇睿加入實驗後,得知託尼原本對戒指的研究,她提出不必將視野放在戒指的能量傳輸上,可以反過來思考,偵測戒指釋放出的力量圖譜,然後反向推論最初的魔力和釋放後的力量發生的變化。
瓦坎達的科技體系與地球其他地方的科技體系幾乎完全不同,他們與世隔絕數千年,擁有富裕的振金原礦,可以說,瓦坎達的科技樹是在振金的基礎上建立的,而振金作為原子結構最為冷靜的金屬,瓦坎達人對微觀世界的探索並不亞於那位已經退出神盾局的漢克·皮姆博士。
微觀領域,或許暫時是一門最接近魔法的學科領域,有許多推論表明,微觀世界似乎直接受人類意識所影響,無論是波粒二象性還是對量子領域的探索與猜測都印證了這一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