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你這話說的,哪裡的佛爺不欺負人啊!”老農說道:“不過佛母寺的佛爺好多了。只有個別的佛爺脾氣不太好,動輒打罵。”
“多數佛爺還是不錯。而且這些佛爺多數都在田裡種地,寺中的佛爺並不多。”
“不過佛母寺的佛爺是怎麼想的,佛母寺的香火那麼好,還去種地?種地一年到頭,只有我們這樣的苦命人才勉強夠活著。”
似乎與石飛哲熟悉了,老農嘮嘮叨叨的說道。
“你們現在種地都是八成佣,那這半袋小麥,想必也攢了很久吧。”石飛哲說道。
“兒子是家裡的頂樑柱,他在家還能過得下去。至於小麥,不過是平常少吃一口罷了。”老農說道。
“以後會越過越好的。”石飛哲笑著說道。
“謝你吉言。”老農說道。
兩人又聊了一些其他了,很快石飛哲就聽到兩個的肚子叫。
於是石飛哲掏出自己乾糧吃,還把自己的乾糧分享給老農與小孩。
那小孩吃著石飛哲的乾糧,直說好吃。
“好吃也不可多吃,吃多了喝水,比較容易漲。”石飛哲摸著他的腦門說道:“你以後有沒有想過上學?”
“上學是什麼?”小孩歪著腦袋問道。
“就是可以練武,可以認知,可以學習知識,可以見識世界的奧妙!”石飛哲說道。
老農聽到這話,則是警惕的看著石飛哲。這人一路上說了那麼多,終於露出馬腳了,想要拐騙他的孫子。
“不!俺想種地。阿爸很辛苦的。”小孩搖了搖頭說道。
“哈哈~真是個孝順的孩子。”石飛哲大笑道。
吃了乾糧之後,他們繼續上山,很快就看到心佛寺。
心佛寺是在原本在崆峒山中三山七院的舊址上蓋得,寺門是四柱三門。
中間那個門表示空門,左邊的門表示空相門,右邊的門表示無願門。
從中間門進入便是遁入“空門”,因此,中間的門便是寺中僧人所用。而石飛哲和老農這樣的人,理論則是從旁邊的兩扇小門進入。
但石飛哲偏偏在從中間的門進入。
他好歹是心宗指定的佛子,從中門進,那才是合情合理啊!
他還走偏門進,那才是開玩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