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這時候的燈箱技術還很落後,她沒有去做廣告字,而是找了個木匠,給自己做了一塊木牌匾。
明湘製衣坊這幾個字,被那個老木匠用類似古隸的字型刻了出來,看起來古意盎然。
當牌匾掛上去的時候,趙曉蘭去買了一串百響的鞭炮,讓兒子去點頭,算是正式開張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至於店鋪賣什麼衣服,方明湘想了想,畫了幾款前世常見的小腳褲,又畫了幾件裙子。
怕趙曉蘭因為圖太粗糙看不懂,於是又解釋了一遍大致的形狀。
趙曉蘭畢竟在深城呆過,做過很多外銷服裝,眼光比別人強多了。
雖然覺得這些款式跟自己見過的不同,倒也不覺得古怪,就先打樣出來試試,如果穿到模特身上效果好,再批次做一些。
方明湘交待好這些後,又跟趙曉蘭商量外加工的事。
全部自產自銷的話,現在這家店又沒有名氣,只怕賺的錢人工都付不了,更不用說其它成本了。
“這個你決定就行。”趙曉蘭搬到這邊後,生活比以前更加舒適,更加感激方明湘。“我只負責把你要的款式做出來。”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人來店裡加工,你怎麼收加工費的事。”方明湘又解釋了一句。
單獨做一件,和批次做幾十件,成本肯定不同,所以價格上肯定也要區分開來。
方明湘自己沒有做過衣服,根本不清楚做一件衣服,大概的成本是多少?
“這個容易。”趙曉蘭想了想,回答道。“我們以前在廠裡,一件加工費一塊到十塊不等,畢竟衣服加工難度不一樣。既然現在開店做,每件衣服根據成本不同,都加兩塊錢吧,算是開店額外的成本。”
她的演算法很簡單,現在六個人,一天能做五十條到七十條褲子,假如三塊錢一條褲子,那收入就有一百五十塊左右,一個月五千來塊,扣除五個工人的工資,每人四百塊的話,就只剩三千塊了。
這樣一來,房租水電各種費用加上去,加上機器損耗,幾乎沒怎麼賺錢了。
如果再加上兩塊,那才能賺些錢。
“行,暫時先按你的方式計工價。”方明湘覺得這種小作坊,短時間不可能有大量的訂單,先能維持正常的開支就行。
就像她幫花店開啟市場一樣,只有等後面熟悉圈子的人,才有可能接到固定的訂單,才能賺到錢。
她現在也不著急。
喜歡重回九四好種田請大家收藏:()重回九四好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