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自己會的也不多,總有一天,會把印象中的款式全部掏空,那時候怎麼辦?
“我託滬市的朋友,從當地某家服裝廠裡,挖了兩個設計師過來。”鄭建樹得意地笑道。“一個是四十多歲的資深設計師,另一個是二十多歲,專修時裝設計的年輕設計師,能力不錯,不過給的待遇也不會低啊!”
虞城是個小地方,工資肯定比大城市低,他給的待遇,都超過滬市當地的水平了,他其實擔心方明湘會猶豫。
“這個沒問題,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值得花大價錢。”方明湘無所謂地回答。
她一直堅信,企業要發展,人才最重要,一定要捨得這方面的投資。
所謂利用企業文化吸引人才之類的,都是騙人的,你給的工資如果比別人低,企業名聲再好,也留不住人。
這是現實的生存問題,沒有人可以清高,何況那些已經有了一定眼界的人才。
人家會那麼說,一般是錢給夠了,才給公司面子,這樣捧一下老闆。
“你沒意見就好。”對於方明湘的信任,鄭建樹非常舒服。“那兩個人進公司後,我說的創品牌問題,應該能解決了。”
他現在都記得朋友說的話,因為那兩人離職,原先那家服裝廠老闆,像死了父母一樣,偷偷哭了一次。
人都是這樣,對於擁有的人才不珍惜,等他人家徹底離開了,才後悔莫及。
一家服裝企業,服裝設計師是靈魂,沒有了他們,想做好優秀的產品,那不是痴人說夢嗎?
那兩人會答應過來,一方面他們是虞城人,願意回家鄉工作。
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那個老闆太摳了,給的工資無法滿足兩人的期望,自己這邊加了兩成工資,他們就馬上來了。
“那就創個品牌吧!”方明湘想了想,乾脆地回答。“至於品牌的名字和定位,你先寫了計劃書,我看了再決定。”
想到謝國興的家事,她覺得有必要加快發展速度了。
如果有個自己的服裝品牌,再加上前世的營銷手法,她相信一定能脫穎而出,以最快的速度,開啟國內市場。
九十年代中期,進入國內的外企越來越多,先進的公司制度和營銷手法,開始傳入國內,讓越來越多企業獲益。
但是很多方法,其實並不適合國內的習慣,所以等新鮮勁一過,馬上就銷聲匿跡了。
不像重生前,國內企業已經把國外的先進經驗,完全本地化。
這樣一來,國內的產品就成了市場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