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餘杭的次數實在太少了,和他們又有兩個月沒見面了。
跟虞城的兄弟相比,感覺差距非常大,這讓她有些內疚。
“沒辦法,你現在今非昔比,已是香江大老闆的孫女,我們得拍拍你的馬屁了——”趙永寧戲謔地說道。
這雖然是玩笑話,也有試探的意思。
和謝國興是穿開襠褲長大的好友,瞭解他的性格,所以並不擔心。
而方明湘只是謝國興的老婆,大家認識時間並不長。
如果身份變化後,對朋友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那他們肯定會調整跟她的關係。
“少來。”方明湘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回答。
朋友之間,講究的是志趣相投,怎麼可能因為錢財的多寡,輕易發生變化?
忽然想到十天前,自己帶著爺爺來謝家拜訪,卻沒有和他們見面,似乎有些失禮了。
自己把玉竹姐他們介紹給爺爺,卻沒有安排這邊的朋友,如果他們認定自己變了,也說得通。
“明湘不是那樣的人,你們別胡說八道了。”紀睿昭倒是放心方明湘的為人,所以替她開脫了一句。
大家找了個地方坐下來。
紀睿昭給每人倒了一杯水,然後把開分店的計劃以及選址情況,介紹了一遍。
“這邊現在生意怎麼樣?一個月能掙多少淨利。跟以前比,又增加了多少?”方明湘沒有談開分店的事,先問這邊的情況。
倒不是關心這邊賺了多少,而是想了解咖啡店這樣調整後,生意上到底有多大的變化?
如果說以前的咖啡店,是靠傳統的口味吸引顧客,那現在的咖啡店,則靠創新和大眾來吸引年輕人。
就像原來是古典音樂,現在突然變成了通俗音樂,她不關心兩者誰好誰不好,只要顧客願意付錢,說明他們喜歡。
開分店同樣如此,她必須有這個資料,來判定自己的選址標準有沒有問題?
如果大學生或者年輕人消費意願不高,那得重新調整口味和地址。
“說出來你們可能都不敢相信。”紀睿昭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以前一個月,淨利不到一千元,吃過用過就沒剩下了。上個月的利潤,超過了一萬,整整增加了十倍——”
要知道過完年後,天氣還沒轉暖,是一年中旅遊最淡的時候,相對應的,顧客也不算多。
換成五六月,西湖邊全是遊客,說不定還能增加一倍。
“不會吧?利潤竟然增加了十倍?”平時話最少的嚴元勳,趕在方明湘開口前,驚駭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