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梅溪城出發,快馬的話也需要半的時間才能達到宣城。
興東門為了控制這裡,派駐了近百名弟子,再加上這兩年來就近招募的外圍弟子,武者的數量差不多超過兩百人。
不過這些新招募起來的弟子,實力都十分有限,很多都是剛剛踏入武者的行列,平時除了維持宣城的秩序外,就是負責在宣城的各個要道上負責巡視,監視過往這座城市的武者,避免遭受到來自其他宗門的突襲。
特別是當興東門在三河城遭遇重挫後,派出巡視的弟子也越來越頻繁。
這裡東西南北連線著五座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著一股強大的勢力,興東門必須時刻警惕,避免遭遇到外敵勢力的入侵。
雖然從情報上分析,臨近幾個城市的宗門雖然都對興東門有些不滿,甚至敵意,可因為畏懼興東門的實力,大多都不敢真的得罪興東門,只要自身的利益不被侵佔,這些宗門大多都願意繼續保持中立的態度。
強勢的力量,讓興東門得以迅速的控制宣城的局勢,也讓那些還殘存著些許實力的宗門不敢違背興東門的命令,至少這兩年來,宣城一直都顯得風平浪靜。
可是這一切都在發生的改變。
興東門在三河城一直都無法開啟局面,與海清門的宗門大戰一直都處於膠著的狀態,大量門溶子的損耗讓興東門的威勢大打折扣。
曾經駐紮在宣城的興東門弟子,都是宗門中的精英,其中半數以上都是中三流之境的武者,這樣龐大的勢力自然能夠起到威懾的作用。
可是隨著三河城戰事的不利,越來越多的精英弟子被調往了前線,留守在宣城的弟子中,很多都是從宗門調派過來的新人,如果不是為了能夠繼續控制這裡的局勢,興東門依然在這裡留守了三位頂尖的武者,恐怕已經很難繼續壓制住那些心有不滿的人。
而隨著興東門在三河城的失利,海青門開始大舉進犯宗門的大本營桂城,宣城也開始益發的混亂起來,一些宗門開始站出來,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而一些被興東門所剿滅的宗門殘存勢力,也早暗中聚集力量,偷襲那些負責巡視的興東門弟子,要求興東門離開這座城剩
整個宣城暗湧流動,就是那些普通民眾也開始質疑興東門的實力,認為興東門非但沒有給他們帶來平靜的生活,反而讓整座城市都變得越來越危險,命中的生活越來越窮困。
任何時候,這些數量龐大的普通民眾,都是一個宗門的基礎,強大的基石。
對於普通人來,他們並不關心控制著這座城市的是哪個宗門,擁有多麼強大的實力,他們更關心的是,這個宗門能夠給他們帶來什麼。
如果一個宗門能夠給他們帶來安全,帶來富足的生活,那麼他們就會支援這個宗門,將自己的子侄送到這裡,支援這個宗門的壯大,送上錢糧,支援他的發展……而如果你什麼都不能給他時,這些人只會送上白眼,送上惡毒的詛咒。
民眾都希望控制著自己城市的宗門足夠的強大,因為只有強大的宗門才能給這裡的人民帶來安穩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