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一場勝利,對於一個宗門來,都是一個極佳的發展契機。它不但能夠使得宗門自身計程車氣變得高漲,而且還能提升一個宗門的名望,讓它更加具有凝聚力。
無論是宣城,或者是梅溪城,每一個人都變得歡欣鼓舞,所有人都在歡慶這場難能可貴的勝利。
當聖門的強者壓境之時,很多人其實都帶著悲觀的情緒,認為這一次月華門和幻劍宗恐怕是凶多吉少……聖門的強大,早已經深入人心,與如此強大的宗門勢力開戰,能夠繼續看好兩個宗門的人,絕對是鳳毛麟角的。
也正是因為這種落差,當月華門和幻劍宗的武者凱旋而歸的時候,民眾才會感覺到奇蹟的發生,才會死心塌地的擁護兩個宗門。
那些曾經反對兩個宗門的人開始害怕,那些徘徊不定的人開始後悔,而那些支持者則猶如勝利者般高昂起頭顱。
那些希望成為武者,或者希望能夠獲得更好未來的人,開始瘋狂的湧入到兩個宗門,希望能夠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或者能夠與兩個宗門建立起更加深厚的友誼。
不過讓人不解的是,同樣是這次大戰的勝利者,可兩個宗門的表現卻似乎大相徑庭。
幻劍宗猶如一塊乾涸的海綿一般,開始了瘋狂的擴張,大量的在幾座城市中吸納新鮮的血液,門中弟子的數量幾乎成幾何般成倍的增長。
而月華門的動靜似乎不大,雖然幾次大戰讓宗門弟子有所損耗,可在吸納新弟子上卻顯得異常的謹慎。
每排隊想要加入月華門的人數不勝數,可最終能夠如嘗所願的人,恐怕一百個人裡面才擁有一個幸運兒。
倒不是月華門自持身價,韓冰有著自己的考量。
實話,以現在月華門的實力和聲望,如果想要擴張,即便是上千弟子,也可以輕易的招收滿員。
坐擁三座城市的控制權,月華門所擁有的資源已經今非昔比。
可問題是,招收這麼多的門溶子,月華門根本沒有這個精力和財力去幫助這些新入門的弟子提升個饒實力。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也是韓冰的無奈。
月華門的根基還是太淺了,所積蓄下來的底蘊遠遠無法和現在所取得的成就成正比。
大量的吸納門溶子,固然能夠迅速的提升月華門的聲望和實力,可同時,這也會拖累宗門其他弟子的發展。
要知道現在這一批月華門弟子,基本上都處於實力快速增長的階段,處於修煉的黃金期,這個時候如果讓他們放棄修煉,改而去培養新的門徒,恐怕才是真的得不償失。
所以綜合各種因素,韓冰決定改變以往招收門溶子的方式,將以往粗放的招收模式,變成現在這種精英式的招收模式。
韓冰並不反對大家選擇加入月華門,不過除非擁有足夠的賦潛力或實力,否則想要加入月華門將會變得困難重重。
而這個時候,月華門所創辦的武館顯然有了很大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