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先天的原因,更多的是後天父母的影響。
會不會帶孩子,這時就能體現出來了。
所以,她那時真的一直是在學習。
別人看著她帶小暄很容易,小暄體質好,不用費心,性格也乖巧,那是因為她有方法,背後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孩子的習慣和體質在頭三年培養好了,後期就省力很多。
晚上下班,江籬去接小暄。
小暄小學放學是下午三點半。
他放學之後,並不直接回家。
江籬給他報了一個晚輔班。
小暄在那裡做作業,或者上興趣班。
最近每天放學了,小暄就要練一個小時的書法。
弄完這一切,也就到下午五點半了。
江籬只要沒特殊情況,準時過來接他。
江籬停好車,朝輔導班走過去。
小暄今天練的是毛筆,江籬走過去,覺得沒眼看了。
小暄的手上,臉上都沾了墨水。
練習還沒有結束,孩子們一個個都坐得筆直筆直的,就只有小暄像沒骨頭一般,趁老師不注意,下巴都擱在桌子上了。
待老師轉身,小暄又立即坐直了。
江籬看著又好氣又好笑。
這混小子不是坐不住,而是對書法壓根沒興趣。
像他感興趣的畫畫,下棋練琴之類的,小暄就是超專注的那種。
見到媽媽了,小暄頂著一臉的墨水就朝江籬衝過來了。
“媽媽,美女媽媽,你終於來接我了。”
江籬跟老師打了招呼。
時間也正好到了。
江籬對小暄說:“小暄去把臉和手洗了再過來。”
“好呢。”小暄如蒙大赦,跑得飛快。
江籬和書法老師閒聊。
“你這孩子,你看也練了一個月了,但是他呢,真的是坐不住,對這個一點興趣也沒有。”
老師也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