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秋首輔派系的人已經信心滿滿,個個準備充分,就等著待會口若懸河,勢必要扳回一局,並且將廢后一事徹底落實。
哪知——
這些人還未開口,刑部尚書先參奏了一本。
刑部尚書參奏的是秋首輔貪墨,並且證據確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霎時,秋首輔極其派系的人震驚不已!
原因無它,刑部尚書本就是秋首輔派系的人。
被自己人倒打一耙的感覺,不要太酸爽!
秋首輔是文官之首,刑部尚書拿出證據直指他,並且其中牽連甚廣,其派系的人也被刑部尚書拿出證據佐證,這一派人根本做不得聲。
造反與貪墨,在任何朝代都是大案。
郝嵩下令大理寺、刑部、神侯府進行三司會審,勢必要將這一樁貪墨案審個水落石出。
十天之後,三司會審的結果出來了,秋首輔極其派系的主要首腦人物的貪墨罪行證據確鑿。
並且,秋首輔還承認是自己派人造謠皇后“偷漢子”一事。
郝嵩下令按律處置秋首輔一行人,並且昭告天下。
至此,秋首輔派系涼涼了……
御書房。
郝嵩單獨召見了駱神侯還有刑部尚書。
阮氏和郝甜也在場。
“陛下,微臣罪該萬死!”駱神侯跪地請罪。
郝嵩親自將駱神侯扶起來,“駱愛卿言重了,這次多虧了駱愛卿。”
原來,駱神侯派系還是忠君派。
只是自從先帝那一代奪嫡起,因著眾位皇子們互相殘殺,忠君派的神侯府在當時沒有被任何一位皇子策反,而是選著中立。
只是先帝是撿漏登上皇位,而耀王派系掌握兵權,秋首輔派系控制文官,神侯府無力與兩派同時抗衡,所幸不向先帝表忠心。
如此,三方互相牽制,反倒能讓先帝在夾縫中生存。
先帝在位幾十年,因著皇后是秋首輔派系的人,這才收攏了秋首輔的心。
先帝以為自己的皇位郝嵩繼承,還將郝嵩託付給秋首輔,就可以含笑九泉,哪知秋首輔明面上應承著,背地裡卻並不把郝嵩當回事。
這也是郝嵩先前一直以為秋首輔是自己的人,卻又處處被掣肘的原因。
而忠君派的神侯府,直到耀王倒臺才來表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