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后的奏摺在郝嵩的龍案上堆積如山,郝嵩又氣又急……
外界也傳出了關於阮氏“偷漢子”的謠言。
大晟的皇室,雖然這兩代的皇帝都是傀儡,皇權掌握在先前的三方勢力手中,但是,對外還是粉飾得光鮮亮麗的。
所以,除了皇室與三方勢力的人,外人都不知道這種局面。
老百姓更是被矇在鼓裡。
是以,郝嵩這個皇帝和阮氏這個皇后,在老百姓眼中還是高高在上,受人敬仰的。
當阮氏“偷漢子”的謠言傳出時,老百姓自然都是難以接受的,又有著有心人在暗處煽風點火,老百姓這便開始謾罵阮氏。
廢后的呼聲在老百姓這邊也愈演愈烈……
文官們在秋首輔的發動之下,對阮氏進行口誅筆伐,他們張張嘴,動動筆,就能顛倒是非,置人於死地。
阮氏被推上風口浪尖,甚至於即將被文官們貶落深淵……
郝嵩心裡那個氣啊!
讀了十幾年聖賢書的郝嵩,一直都是文文弱弱,他這輩子習慣於躲在阮氏的身後,任何麻煩上門,都有阮氏擋在前頭,一言不合就幹架。
一直自詡自己是斯文人的郝嵩,平生第一次氣不過,站出來回罵一番。
朝堂之上,郝嵩憑著一己之力,舌戰群儒,竟然也沒有落於下風!
文人之間的罵架,極盡文雅,但出口的每一句話都是夾槍帶棒,拐著九曲十八彎般罵人於無形。
要是沒那個腦子領會,聽者還不知道自己被罵了。
不消說,郝嵩這些年的聖賢書也不是白讀,並且,他這些年雖然事事都躲在阮氏後面,但腦子還是沒有廢!
郝嵩高高在上地與朝臣們進行口水戰,越罵越過癮,所幸把這七年來積聚的窩囊氣盡數宣洩出來。
內官們給郝嵩上了數輪茶,郝嵩罵得口乾舌燥,喝茶也喝得多。
而那些朝臣,卻沒有郝嵩的這個待遇。
守在殿外的金麟衛不讓內官給朝臣們送茶。
朝臣們吵得喉嚨都冒煙了,也喝不到半口水。
沒水喝的朝臣們漸漸偃旗息鼓。
哎呀天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