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然點了點頭,漫不經心百無聊賴的“嗯”了“嗯”。
兩人吃完飯後,戰牧野又以他獨特的方式叫簡然記那些常用的化學方程式。
等到簡然將那些化學方程式記得七七八八了,時間也將將逼近晚自習。
簡然在教室和班主任打電話告了假。
理由是,高考在即,家長請了化學家教,想利用晚自習時間學化學,爭取在短短時間內有些許突破。
班主任也是知道簡然學習情況的,作為高考最後一次模擬考試的班級第一,他也是有所關注。
不僅是因為簡然偏科太過極端,更是因為化學老師被簡然的化學成績搞的一度懷疑人生。
用化學老師的話說,從沒聽說過能學好物理和數學的學生會學不好化學。
他曾一度懷疑簡然是不是對他這個化學老師有意見或是對原來的化學老師有意見。
所以才會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偏科。
而化學老師也不止一次叫簡然到辦公室談心。
可都未果,簡然直白說她不喜歡化學,對化學那是一丁點興趣都沒有。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簡然用興趣說事,化學明知道這事說不通,理由也站不住腳,可化學老師在簡然面前卻一時間啞言,竟也不知道該作何反應。
可每次等簡然離開辦公室,化學老師都會一臉懵逼的看向在座的老師,茫然的問,“你們說,你們當初上學會因為對哪門科目感興趣就學哪門,對哪門科目不敢興趣就一點都不放在心上嗎?”
眾老師搖頭表示“no”。
試問,誰會喜歡每門科目?
試問,誰會對哪門科目不敢興趣就不再學了?
不可能的事!
就是他們作為老師,現在所帶的科目也不一定就是他們感興趣的。
可那有怎樣,苟且於生活的他們,有時候哪還顧得上談什麼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