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圓吐吐舌頭,“弟子並不敢以此為自己推脫,只是請張師姐代為證明一下,至少買了洗髓液的人並沒有吃虧。其實就連煉丹房也同樣沒有吃虧,甚至反而從中收益了呢。”
她就不管明月一臉的不置信,自顧自地繼續往下闡述道:“真人莫急,且聽我講個故事。”
“葵英城裡有家叫吉繁喜的綢緞莊,他家的娘子擅長織綢緞,每天能織五丈;但若是織粗布的話,每天就只能織三丈。綢緞比粗布要貴兩倍價格,可仙師們又斷然不能允許他們只賣綢緞不賣粗布,否則叫那些買不起綢緞的窮人豈不是沒有了衣服裹體。”
“這娘子去織了粗布,就沒有時間織能賣更多價錢的綢緞,每天一樣辛苦勞作,但綢緞莊的利潤卻只是平平。”
明月真人未解其中深意,卻故意皺眉打岔道:“不通不通,不通地很。他既然開得起綢緞莊,另找些人手織粗布也就是了,為何叫自家娘子這樣忙碌?”
桂圓拍著手笑道:“真人說地果然有道理,掌櫃夫婦他們雖然沒有僱人,但是生了個女兒叫做阿嬌,這阿嬌姑娘自小不會織綢緞,粗布卻織地極好。自從她能做事之後,掌櫃的娘子就專心織造綢緞,後來吉繁喜果然發達了呢。”
明月真人聽到這裡才明白她什麼意思,一臉古怪地道:“你是想說,你對於煉丹房來說,便如阿嬌姑娘對於掌櫃夫婦一樣。自從你開始做洗髓液,煉丹房就可以不必分心在這上面,節省下來的時間正好拿去做更珍貴的丹藥?”
桂圓一臉的靦腆,“我對丹房諸位仙師的孝心,正如這阿嬌姑娘對掌櫃夫婦一般。。。”
她雖然東拉西扯,甚至拿《上山採蘼蕪》裡的故事編排吉繁喜,但其中的道理卻絕非胡說,而是確有理論依據,因此也格外自信:“其實真人仔細想想,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衣食住行人人都需要,上古的時候大概樣樣都只能全靠自給自足,後來就發現這樣不合算。”
“村裡有一個人粗手粗腳,織起布來,一天也得不了幾尺,可他若拿這時間去打獵,早就滿載而回了。而另一個人身子羸弱,花上整天的功夫也別想抓到只兔子野雞,但他要是坐在家裡織布,卻又好又快。這兩個人假如各自都要兼顧打獵織布,哪怕忙死累死,也不得溫飽。”
“於是擅長打獵的人專心打獵,會織布的人只管織布,然後打獵的人比之前多得了數倍的獵物,織布的人也做出許多布來,他們再拿自己手裡多餘的肉食或是布帛去換對方手裡的,自然是皆大歡喜,雙方都能得益的。”
明月再沒想到這個小弟子繞了一大圈,居然說地是這個意思,不由地陷入思考,心中暗忖,“小桂圓總是能從尋常事情中說出許多不尋常的東西出來,莫非真地身具大智慧不成?這其中的道理說穿了其實也不難懂,但卻足以發人深思。我怎地從未想過?”
這時桂圓又為自己的辯護加上了一塊砝碼,“就算有人特別厲害,無論打獵還是織布都比別人能幹,但他二者中也必然有更擅長的一樣,花同樣時間打到的獵物和織出來的布帛價值也不一樣。此人就應該專注在自己獲益最多的那樣事情上面,還是能與他的鄰人互利。同樣的道理,煉丹房原本就應當巴不得有人將洗髓液這種低階丹藥拿去做,自家好專心在更有價值的高階丹藥上面呢。”
她低頭羞澀地一笑:“何況我的成丹率還比他們的高,藥效也比他們的好。”
喜歡素質修仙請大家收藏:()素質修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