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容納人口可以和宜居星相媲美的大型空間站超過五十萬座,其他各種大中小型太空城市、星港的數量王晉也沒心思去統計了。
這些僅僅是公開的資料,就連星球內資訊化時代一個文明肯定也不可能只擁有面向外界公開的東西,更容易藏東西的星際時代更不用說了。
很多用作于軍事、工業生產、科研以及其他特殊用途的星球或空間站根本就不會被公開,甚至一些重要的星球或空間站都不會被記錄在案,還有內部各方私人擁有的一些未上報的。
可能真實資料估計就連文瀾官方統計部門都不夠許可權去弄清楚。
明面上,文瀾一共有支主力野戰艦隊。
每支艦隊都擁有1顆滌綸瑪要塞,1.92.3數量不等的主力戰艦,以及若干後勤輔助船隻。
數量波動是因為每支艦隊內部後勤官、武將、軍師、戰兵職業的配置都會有細微的不同。
再聯絡那個文瀾26艦隊指揮官勒布的軍銜,王晉記得資料中文瀾每支野戰艦隊指揮官的軍銜換算成藍星軍官體系僅相當於一個上校的地位。
這只是正規軍中的主力野戰部隊編制,還有其他的地方軍、衛戍部隊、具有單獨編制的王牌特種艦隊、一些不在編制中沒有番號的部隊以及各種二線、三線及民兵部隊。
從這管中窺豹就可以看出文瀾的綜合實力。
在紐倫分行空間站那些遺民傭兵團眼裡文瀾圍剿留影海盜團已經能算是一件轟動整個懸臂三區的大事了。
但王晉根據哈卡的資料估算出文瀾派出的部隊最多也就是五十幾支野戰主力艦隊。
王牌艦隊一支也沒出動,還有那些產業曾經受過留影海盜團襲擊的私人巨型企業也未出動自身的力量,只是在後方進行物資支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現在親眼看到這座滌綸瑪要塞之後,王晉對於星塵域老牌恆星級文明的實力終於有了一個初步的直觀印象,這只是一個s2懸臂三區恆星2級文明的實力。
星塵域的文明和藍星宇宙銀河系裡的文明相比實在是太幸福了,星塵以及各種神奇的星塵材料讓所有文明提前擁有了近乎無限的物質和能量可以隨便進行揮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星塵域的文明在石器時代就實現了質能轉換的大規模應用。
在跨入恆星級階段後,除了紅區與黃區的阻擋之外,一切大規模星際擴張殖民的條件如通訊技術、超光速航行技術、文明個體成員的體質等等都完全能夠輕易滿足。
像王晉那樣帶著一顆小黑球到處跑跑跳跳,恆星2級文明並不是做不到,而是因為技術不行的原因導致成本太高了,根本就無法大規模改造。
能夠將行星小批次改為戰星作為軍備,是恆星3級文明的標誌,神隕星系只有一區那些霸主能夠做到。
追光文明現在的實力不太好用等級來評定,因為其主力戰艦與戰機效能指標要超過恆星2級文明達到了恆星3級水平,而戰星改造技術因菌毯的特性也達到了恆星3級標準。
如果不隱藏實力出門和人打招呼的話,其他人第一印象都會認為追光文明是一個恆星3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