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他們真的佔理,事後多數也不願把這種「黑歷史」拿到臺面上來討論,恨不能壓下去。
所以韓思萊聽出苗頭就不願意去,如果對方是霍駿的好朋友,他可以給個面子,不收錢去,對方也因為他是友情來露臉的,不好支配他做出什麼出格的互動。
霍駿覺得有意思是他欣賞韓思萊的聰明,霍駿覺得憐憫是他把這茬想得太明白。
霍駿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失落,大約韓思萊把跟他之間的每一件事都做得不出錯,以至於叫人讀出了生疏的意味。
他忽然想起那個借他車後座換衣服的韓思萊,這樣不太符合跟一般朋友之間距離的行為,反而叫人覺得熱絡。
但跟工作相關的事,韓思萊的一舉一動都像是放到天平上稱過才給出去的,叫老霍同志接到手裡,半分多餘的情愫都掂不出來。
老霍同志去給了朋友一個回複,說韓思萊行程滿了,嘉賓得另請他人。
朋友也沒太在意,吃口飯的人反正是多的,只調侃了一句:“喲,小藝人還火得很。”
霍駿笑:“那是,現在就他這樣的招人喜歡。”
霍駿斟酌了一會兒,想怎麼回複才能讓對話不顯得突兀又讓話題不至於中斷。
於是岔開一句同韓思萊講:“線下活動經常會遇到這種要求?”
發出去老霍覺得自己又傻逼了,這不明擺著呢嗎,他自己不是也常說,“肉身出席一下一天就給那麼高薪酬,抵得上小白領勤勤懇懇工作幾個月。甲方提點要求還不願配合?真那麼受不了委屈就不要來賺這行的錢。”
可韓思萊恰恰清楚了認識到了這一點,把自個兒的位置擺正得再也沒有了。霍駿心裡又覺得不舒服,也許是人年紀大了就變得難以取悅。
韓思萊回複他說:“這個經常啦,做活動是要給人看的,路人不會看臉就覺得滿意,還是要有些爆點才能聚集人來。如果活動沒有爆點,主辦方豈不是白請我了?我只是個人不太喜歡這型別的互動。”
霍駿知道他沒說出來的那句話,如果線下的活動效果不好,大半主辦方的對接人要給嘉賓分點責任過去。
不會承認自己活動策劃得有問題,只會說是嘉賓請的不值。
韓思萊越是通透,就讓他越是好奇。他到底經歷過什麼,才會年紀輕輕的,就像被扔進社會摸爬了很多年?
【作者有話說】
嘉賓線下站臺為虛構情節,也是多年以前了,現在是法治社會,沒有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