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曉月的死因不明,加上不是當地人大多數的人都是為了躲避“二胎”躲在這裡的。)
需要按照當地的風俗進行“趕屍”這項活動。
趕屍的起源,民間有書記載:相傳幾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語:公公)蚩尤率兵在黃河邊與敵對陣廝殺,直至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打完仗要往後方撤退,士兵們把傷兵都抬走後,阿普蚩尤命令阿普軍師把戰死的弟兄送回故里。
於是阿普軍師裝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樣,站在戰死的弟兄們的屍首中間,在一陣默唸咒語、禱告神靈後。
原本躺在地上的屍體一下子全都站了起來,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節”後面規規矩矩向南走。這便是趕屍的最早版本。
趕屍的人是一個身穿道袍的法師。這些披著黑色屍布的屍體前,有一個活人,當地人叫做“趕屍匠”。
無論屍體數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趕。不管什麼天氣,都要穿著一雙草鞋。
身上穿一身青布長衫,腰間繫一黑色腰帶,頭上戴一頂青布帽,手執銅鑼,腰包藏著一包符。
法師不在屍後,而在屍前帶路,不打燈籠,因為他是一面敲打著手中的小陰鑼,一面領著這群屍體往前走的,手中搖著一個攝魂鈴,讓夜行人避開,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關起來。
屍體若兩個以上,趕屍匠就用草繩將屍體一個一個串起來,每隔七、八尺遠一個。
黑夜行走時,屍體頭上戴上一個高筒毯帽,額上壓著幾張書著符的黃紙垂在臉上。
趕屍途中有“死屍客店”,這種神秘莫測的“死屍客店”,只住死屍和趕屍匠,一般人是不住的。
它的大門一年到頭都開著。因為兩扇大門板後面,是屍體停歇之處。趕屍匠趕著屍體,天亮前就達到“死屍店”,夜晚悄然離去。
屍體都在門板後面整齊地倚牆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裡停上幾天幾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切安排就緒,就是說將死者裝殮以後,喪家才去認領。棺蓋一揭開,鬚眉畢現,果然是喪家親人。
相貌宛如昨日,卻翹翹長眠在棺材裡了,傷心慘目,摧人肺腑,頓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聲。
隨後,曉月就被安葬了。鹿雪也向曉月表達了自己最好的祝願。
曉月死去了,鹿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很悶悶不樂。
不過,令鹿雪更加傷心的是,因為戶口的緣故,鹿雪需要回到自己的老家上小學,這也就意味著鹿雪又要和自己的另一個玩伴阿明說再見,這一離開就真的不知道何時能夠再次相遇。
阿明聽母親說鹿雪就要離開了,趕緊跑到鹿雪家裡,站在鹿雪的面前,露出一臉不捨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