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寧夏確實有些衝動,這人一衝動往往說話做事都不計較後果的。
不過,作為一個標準九零後的寧夏而言,自己真的不怕這些人鬼蛇神,就算對方是皇帝又如何,在他的骨子裡只有人人平等,就算惹得他不高興,那又怎樣?無非就是一死罷了!
死了,還一了百了,除了基友外,沒啥值得自己牽掛的了。後世沒有,現在只要他平安,其餘的,俺不care!
“對不起,還請陛下明說,臣不知何處惹得陛下不高興”。
一根筋,倔牛脾氣,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主,在死亡的邊緣越作越遠。
席地而坐於案几後的秦王顯然是壓抑不住內心的憤怒了,猛然起身,大聲質問寧夏“好!既然你想知道為何,那寡人問你,你見寡人為何不跪。早上寡人差安寺人前去宣召,你為何遲遲不來,讓寡人足足等了你一個多時辰。其他的對寡人不敬,寡人都可以饒恕於你,但是這兩件事你若說不出個所以然,寡人定斬不饒”!
自他13歲登基以來,從未有人敢如此頂撞於他,就算呂不韋到此也得給足他面子,你一個毛頭小子竟然也敢公然挑釁,真是膽大包天,豈有此理!
“靠,還特麼真是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真特麼的醉了,果然是封建社會,關鍵是我特麼的也不知道你會等我啊,而且還是兩小時”!
寧夏這回慫了,只能在心裡暗暗低語,貌似還真有一些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回陛下話,首先您也相信臣來自千年之後,對吧?而臣要說的是,臣所處的環境叫文明社會,在臣的世界裡人人平等,人們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雖然做著不同的工作。
國家的各級領導經常深入人民之中體察民情,傾聽老百姓的聲音,為老百姓創造出一個美好幸福安定的生活。
臣不向您行跪拜禮,自有臣的想法,但絕沒有不尊重您的意思。陛下可知道,在未來您有多少崇拜者嗎?大家都是打心裡敬佩您,是您完成了三皇五帝終其一生都無法完成的大業;是您奠定了我華夏大一統的局面,若沒有您,整個華夏不知戰亂紛爭到何時;若沒有您,可能我華夏都會被外邦蠶食,民不聊生,漢家兒郎可能都不復存在……
陛下,臣來到這個世界實屬無奈之舉,在臣的世界裡,雖說沒有戰亂,人人都可以吃飽穿暖,不為一日三餐擔心,可人們生活得卻並不幸福,每天活在房子,車子,彩禮等各種壓力之下,實在活得很辛苦。
臣和陛下說這麼多,不是因為臣怕死,更不是因為臣想求饒。只是臣實在是過夠了擔驚受怕的日子。來這裡一個多月,每天都活在驚恐之中,每天都擔心陛下不相信臣所言,賜罪於臣。
這也是臣要與陛下說的第二件事,臣這一月以來幾乎沒有睡過一天好覺,今日事出有因,但臣不想為此開脫,錯了就是錯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此外,剛好今天有這個機會,臣就一股腦都說了吧,再不說,臣怕以後就沒機會說了。
陛下若想滅六國而一統天下,以陛下現在的狀態實屬有些艱難。臣希望陛下敞開胸懷接納天下英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多聽百姓的聲音,少看朝堂上戲弄人的把戲。
君為輕,民為重,社稷次之。得民心者,得天下。同樣的,君為舟,民為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臣的話說完了,要殺要剮任憑陛下處置,但臣希望陛下能賜臣個痛快,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