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祖龍之尊> 第九章 餐桌之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 餐桌之上 (2 / 3)

正在哄孩子的女子,看起來年歲不過18,寧夏猜測她是蒙恬的妻子,因為歷史上的蒙恬和秦王在同一年出生,算起來現在也差不多21左右,娶妻生子在正常不過。反正肯定不會是蒙武的小妾,這一點寧夏絕對可以肯定。而哭鬧的小丫頭想來便是他們兩的孩子,二人則坐於下左。

……

也許大家會有疑問,古人不都是男尊女卑,男左女右,左為尊右為卑的嗎?那為何兩個女人都坐於左邊,而不是右邊呢。

其實,實則不然,古人有“尊左”思想不假,但卻有時代區分。

在我國先秦以前官制其實是「右尊左卑」的,《禮記?王制》中有所記載:「殷人學國老於右學,學庶老於左學」。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在商朝,大學是一種學府,是官宦人讀書的地方,有錢人的孩子上大學,沒錢的就不上學。古人以這樣的對比來襯托出“右尊左卑”的思想。

而《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也有記載:「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藺相如功勞很大,被君王拜授為上卿,地位比廉頗還高。至於「無出其右」的成語,更足以說明中國也曾有「尊右」傳統。

而這種“尊右”傳統一直延續到東漢結束,自那以後才逐漸形成“尊左”趨勢。

這也就是為何兩個女人坐於左邊而食的原因。

……

讓別人一家老小等自己吃飯,這讓寧夏心裡很是過意不去,也有些受寵若驚。

“對不起,對不起,小子來遲了,小子向各位道歉”寧夏來到廳堂之中,面向大家屈身行禮道歉。

“哎,使不得,使不得,寧大夫快快起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啊,寧大夫莫要此般客氣”。

在座的兩個女人,紛紛起身還禮,或許在這個世界決定一切的只是地位吧。

“好了,可以上菜了,你過來坐這裡,老夫有話問你”。

蒙武發話了,作為一家之主,說話自是有其分量,下人得到指示,紛紛呈上今晚的吃食,兩個女人也都落座,準備起筷吃飯。

其實,在這個時代,筷子不叫“筷子”,而被稱為“挾”,待秦王統一六國之後成為“箸”。

“筷子”一稱,到了明朝中期才被普及叫法。

而寧夏則聽蒙武的話,坐於他的下方,與女子和小孩所在那桌遙遙相對,看來男女之前確實有條分水嶺啊。

晚飯很豐盛,有酒有肉,有菜有水果,還有酒。

肉好像是羊肉,遠遠就能聞到羊羶味;至於菜的話,寧夏不認識,不過味道吃起來還可以,甘苦甘苦的;水果看起來像是荔枝,也有梨;酒的話,就像渾水那般,而寧夏雖然一直對酒不感冒,可還是嚐了嚐,感覺沒啥味道。

滿滿一桌子食物只是一個人的吃食,不過分量都不是很足,當然一個人足夠吃。

“小傢伙,老夫先敬你一杯,祝你日後加官進爵,平步青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