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祖龍之尊> 第十章 舊事熟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舊事熟人 (3 / 3)

至於他笑的原因,這裡說起來就比較有趣了。

黎蘿被他的動作表情給逗笑了,可是在笑之前她是小聲哭泣著的,所以當她一笑時,尷尬的一幕發生了,可愛的小瓊鼻上居然吹出了個鼻涕泡,噗咚一聲炸了。

就是這一幕被寧夏盡收眼底,所以才有了後面的鬨然大笑。

“嗚嗚嗚……您是壞人,嗚嗚嗚……”

好吧,要不怎麼說他情商低呢,看吧人家小姑娘給羞得,紅彤彤的小圓臉都快成猴子屁股了。

人家也不理他了,捂著臉,大哭著就從外面跑去,離開時還不忘回頭罵他一句“壞蛋”。

“哎,你跑慢點,看著路,注意別摔了哈”。

看著漸漸消失的背影,寧夏嘴角的笑容也收斂乾淨,揉了揉空癟的肚子,喃喃自語。

“真是個天真無邪的小屁孩兒啊,洗把臉,出去找飯吃,昨晚好像光顧著喝酒了,都沒怎麼吃東西,這麼一說起來,還真他孃的餓。”

早上穿插的這一段小插曲,讓寧夏原本不是很美膩的心情,也美膩了起來,心情好了,吃飯自然也就有了食慾。

現在的他正端著第三碗米飯,狼吞虎嚥著,看得一旁的蒙武撫須直笑。

……

在古時,人們一般情況下一日只食兩餐飯,分別是朝食和哺食。其中朝食又叫“饔”與‘擁’同音),吃飯時間相當於後世上午九點左右。

這一點在《左傳》鞌與‘安’同音)之戰中有過明確記載,書中齊侯說“餘姑剪滅此朝食”,他的意思就是:晉軍不禁一打,天亮後再交戰,消滅了晉軍還耽誤不了“朝食”。

而哺食,又叫“飧”與‘孫’同音),一般在申時,也就是後世下午五點左右開始吃飯。

在宋玉《神女賦》中提到,“哺夕之後,精神恍惚”。大概意思就是說在太陽落山之時吃過晚飯以後,人就容易犯困迷糊。

雖然這些文獻資料都在說明著古代人們一日只食兩餐,但是,凡事都有個例,這一點寧夏可以作證。

因為他現在的吃飯時間也差不多後世七點左右,絕對不會超過八點,這就說明他們很可能一日也食三餐。

當然了他的想法也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瞎猜,因為就在昨日,他進宮之前,蒙武曾提出讓他們留下吃個飯在出發的建議,可是安公公以趕時間為由而拒絕了。所以寧夏猜測他們很可能是一日三餐,與後世差不多。

可憐的某人還沒在人家待過完整的一天,連一天吃幾頓飯都得靠猜,他又不好意思直接問,他怕人家把他當傻子看待。所以明明可以一句話解決的事,非要花幾倍的心思來分析,也是醉醉的。

他也真是閒得蛋疼,胡思亂想,盡扯些有的沒的。

其實寧夏分析的是對的,剛才我們說的只是一般情況,那麼特殊情況自然就是一日食三餐了,關於這一點說法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在《莊子》的〈逍遙遊〉中有這樣的說法:三飡而反,腹猶果然。意思就是:一日吃完三餐,就不會感覺肚子餓了。從這樣的記述中來看,在春秋戰國時代西元前770至西元前221)就已經確立了一日三餐的觀念了。而“疾行逾白步,健飯每三餐。”也足以說明,千百年來,一日三餐的習慣,已經非常普通了。

只不過,一日三餐只是富人家的生活,窮苦百姓也就日食兩餐。

喜歡祖龍之尊請大家收藏:()祖龍之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