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六重奏> ◇ 第169章 串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 第169章 串聯 (1 / 3)

◇ 第169章 串聯

“送上門的好處,都是可疑的,只有自己主動挖掘,才能獲得幹淨的線索。”

曲應騫這句話精心打磨了很久,暗示了幾件事。一,趙常經如果不說清楚他和父親究竟是什麼關系,就絕對不會和他合作。二,他懷疑趙常經和曲平南不是至交好友,存在刻操作的空隙。三,趙常經作為一個正在服刑的人,沒權利決定如何,只有曲應騫才能代表最終的意見。

這些話裡的小扣,以趙常經這種人,自然是心領神會。

欲擒故縱的心理總是如此,越上趕著說什麼,聽的人越不相信,越藏著掖著不讓對方知道,對方就越是篤信不疑。這不管在哪個場合都是個非常實用的技巧。

“你覺得鄒元直哪裡能讓我死心塌地甘願背叛一切去追隨?”趙常經反問了一句。

“能聚集起ko的組織,自然會有不一樣的手段。”

“那是因為那些人還沒有走到我這個地步!”趙常經氣憤地拍了一下桌子,眼神裡有濃烈的恨意:“你的行程比我緊,最多再等三天,否則耽誤不起。你不想風平浪靜的過日子?像大人一樣戀愛,是很艱難的事。”

“我這也是為了大家好,有什麼問題,可以細談,不明來由的事,換你你會做?”

趙常經知道曲應騫不是周遙那種好糊弄容易被牽著鼻子走的人,曲應騫的性子極拗直,最不好欺,但也最好欺。外人一般極難他生信,不過,一旦讓他信了,就如箭矢離弓一般,再扳不回。這恐怕就是孔子所言的君子可欺不可枉。

趙常經服軟道:“那些屍體,不是我做的。是ko的人想要栽贓我,於是你父親將計就計,幹脆利用坐牢一事護我性命。”

原來如此。

曲應騫早就懷疑過那起案子的不對勁,並且從孫榮延那裡搜到屍體以後,趙常經也沒有提為自己伸冤一事,而是在大眾眼中預設這種事有他的參與。ko還沒有徹底斬斷,他不敢強出頭。

這人跟ko有一定的關系,但又不是特別密切。

根據曲應騫的猜測,ko的組織,應該是個蜘蛛網狀的結構,幾個大人物安坐中間,周圍延伸出去一圈直屬人員,這些直屬人員再延伸出去,各自控制一批外圍和産業鏈,單獨經營。這樣的好處是即使一條鏈被警方截斷,其他分支也不會受影響,而且這些鏈條之間互相會有通氣,經常交集彼此的情況好應對情況。

趙常經看著曲應騫期待的眼神說道:“我從來沒有打算演一出熱血青年做臥底協同警方的戲碼,ko有保護傘,想瓦解掉,實在太難。貿然舉報要是影響到當地招商引資的政績,那些人絕不會手軟。

“你也知道了,暗網交易組織的一環就在當年我創辦的學校,他們想拉我入夥,我不同意,就找到孫偉和林映芸,想先把我的內部拆散,認為我就只能投降。”

“誰出的面?鄒元直?”

“天真。是何泰嘯。後來調查車禍案的時候,你父親透過何泰嘯,發現了我,這才找到我。”

粟海東臨死前說連環車禍,說明這個案子還有巨大價值。為什麼有價值?因為連環車禍案的本質上是為了“殺人滅口”,在之後知曉這起車禍內情的人,除開調查的警方曲平南以外,杜璧成的的心腹尼莫昆、何泰嘯等等不是消失就是死亡,這或許有父親從中作梗的成分,但把心腹置於死地,這中間肯定有莫大的嫌隙。

父親警察的身份,誰都知道,何泰嘯等人不可能會全心全意信任他,那杜璧成既然明知道一切都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發生的事,為什麼尼莫昆還會死,何泰嘯會失蹤?還是說,尼莫昆等人出現了無法讓他掌控的情況?

會不會讓何泰嘯消失的,從來都不是父親,而是杜璧成?

否則怎麼解釋尼莫昆的屍體被埋在山上?而且尼莫昆死前還遭受過酷刑,沒有深仇大恨的人,做不出來這項舉動。

沿著邏輯反推,暫時只能推測到這一步,然後父親就消失,跟這個鏈條徹底脫節,故事完全說不圓。

曲應騫現在回想,當初去找粟海東質問的時候,從他的描述裡,他總覺得粟海東似乎發現了什麼事情,但支支吾吾不提。難道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在整件事情裡面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所以忌諱?

應該沒那麼簡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