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結的善緣還在,女夫子多去走動打聽打聽,定能尋出幾個。”
“若是學成後均有去處,想來貧苦人家也肯送女兒來。”
“此事要勞冬靈搭線,雖說放出訊息去定有人來,恐心思不純,還要多考量挑選才是。”
“好在有慈幼局,不至於空有女學,沒了弟子。”
……
兩人就女學一事盤算下來,本就都是心思縝密之人,查漏補缺下,沒幾日就捋分明瞭。
當初前來嶺南府試點女學便是因為此處有柳府根基,未曾想故人也為她們打通了任督二脈,最擔憂的弟子問題由慈幼局的女童們補上。
而冬靈從前心善僱傭慈幼局女童一事也讓她們看到了另一條路,為此柳煙還向謝桐寫了封信,言說此舉的好處。
餘下時日,兩人走動間經人介紹,結識一位孀居在家的劉娘子,並一位包娘子。
劉娘子出身商戶,嫁與一位舉人,可惜舉人未中,歸途中鬱郁而終。雖未有子,但夫家霸道不許她改嫁,她從前一手古琴頗有才名,此後只得孤寂孀居十二年。
包娘子則是有位秀才父親,老秀才屢試不第,染上酒癮,一日醉酒後打飯油燈燒了房子,包娘子為此傷了容貌,老秀才死後便守著家和娘親住在一處,鄰裡鄉親頗愛傳她閑話。
雪盡為劉娘子主持公道、脫離夫家,又與包娘子相談甚歡,幫她與娘親遷到女學後院中住。
自此,女學算是有了五位女夫子。
當得知柳煙雪盡與她們一般,會為女學生們授課後,劉娘子和包娘子都久久回不過神。
隨即,她們心裡最後一點疑慮也消盡了——連天邊的貴人都親力親為地來做這夫子,那麼這一定是件好事,至少不是個壞事。
信念感不知不覺便在心裡種下。
這也是柳煙和雪盡堅持做夫子的原因,她們身居此位,若說有什麼好處,便是可當表率。
正如雪盡從前頂著完玉妝不見如何,待她歸家,待完玉妝在中秋宮宴上亮了相,經了長公主等貴命婦小姐的眼,陡然時興起來般,有些事不是多麼新奇,端看是誰來做。
完玉妝不過是閨閣趣味,借這股東風去吹動女子向學的草籽,灑在四海八荒,方是她們所圖謀的未來。
女學便這樣從無到有地建立起來。
除卻慈幼局的孩子外,第一天竟就有女孩入學。送她來的是雪盡從前的故人,小滿。
小滿是柳府時她在外院唯一交好的朋友,和雪盡一樣也是被人販子賣進柳府的,無依無靠,在雪盡升為二等丫鬟時便有了嫁人的心思,雪盡升為一等後不久,小滿便嫁給了一位外院管事。
柳府舉家上京時,那位管事沒跟去,放了籍。
臨別時,雪盡送了小滿一根青玉簪。這次見面,那根簪子不翼而飛,小滿摸了摸發間粗糙的木簪子,笑得有些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