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在大唐之前就有,只是因為某些人的阻撓,使得科舉沒法進行下去,可就算這樣,科舉的根也已經紮了下來。
秦銘知道這件事,想著大唐現在有他,不如先給李世民一套穩定的科舉流程。
沒辦法,他來自後世,對科舉的流程可是清楚得很。
“皇上,考試選拔人才,可以從底下走,雖然說現在讀書認字的還都是富貴人家的,但是普通百姓看到了希望,咬牙也會供家裡的孩子唸書,當然,人品方面暫時保證不了,可初期要的就是確保讀書的人多,其他的都可以。”
人品方面的問題,唸書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就會解決。
秦銘停了停,繼續往下說:“只要唸書的人多了,皇上可用的人也就多了,屆時把人換了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李世民眼神微閃,別的不說,秦銘的話很吸引他。
如今的朝堂上都是各個家族,哪怕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魏徵等人,有時候面對他們也不得不退讓。
只是科舉……
李世民垂眼:“如今的朝堂,不可能同意你的意見。”
秦銘微笑:“那就讓他們不得不同意,皇上,天下熙熙皆為利,他們不同意,只是利益不夠而已,要是利益夠了,完全不是問題。”
李世民挑眉:“你這話裡的意思,是有解決的法子?”
秦銘笑了:“臣確實有個法子,巧立名目,按下官員的意見,然後把自己的人頂上來,只要有真才實學,還怕考不過那群官宦子弟?”
說白了,只要參加考試的寒門子弟有本事,就不怕考不過高門子弟。
路總是自己走出來的,自己都不拼搏,憑什麼覺得別人會讓路出來?
李世民沉吟,目光微轉,視線落在長孫無忌和魏徵身上。
“你二人,對此有何看法?”
長孫無忌沒說話,微微低頭,他對此事沒什麼看法。
魏徵臉上笑意不減:“若是真能推舉開來,對於朝廷來說是好事。”
高門子弟確實有才華,但對他們而言,做官太容易了,難免會有些人心生別的想法,如今百姓難過,不就是上面的人不作為?
秦銘淡淡開口:“不管什麼事,都得有競爭,一潭死水,怎麼能養得出好魚?”
李世民一拍手:“此話說的沒錯,一潭死水確實養不出好魚,如此,這件事就交給你和魏徵,具體怎麼做由你二人決定,其他的,朕只等最後拍板。”
秦銘愣住,等等,什麼叫交給他和魏徵?
“皇上,臣的靜南鎮還在發展,恐怕沒法留在長安。”
李世民擺手:“朕也沒讓你留在長安,魏徵隨你去靜南鎮,此事先在靜南鎮試行,若是穩妥的話,再拿來長安,屆時給整個大唐推行。”
說白了,李世民還是要看到結果,只是過程還得先從靜南鎮走。
看了眼魏徵,秦銘確定這件事沒辦法推掉,只能不甘願的認下。
隨後,幾人的話題轉回精鹽的事上。
李世民再次確認:“你這精鹽的製作法確定要傳出?說來,朕也是頭一次見到像你這麼個做了官員還得做生意的人,你可知道此事放在先前,會有什麼結果?”
秦銘眼睛一眨不眨地說:“當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