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價值萬億的是柳哲腦海裡沉澱的龐雜、繁複、不計其數的設計樣式。
“設計的圖紙我早已準備多時。在陽穀縣張家灣的時候,就有所計劃。”柳哲看著逐漸完工的半個城市,眸光流轉,不鹹不淡:“競價,價高者得!每三天放出一份設計圖紙,就放在師師姑娘的紅樓夢裡競價。如何?”
趙構拍手稱快:“老師,不狠狠地宰他們一頓,咱們在東華門外挨的那頓臭雞蛋、爛菜葉子豈不是白捱了。”
國子監,柳哲是真不感興趣,至於誰去接替孔愈的位置,那更不是柳哲關心的。柳哲要問的是關於羊毛的事。
“紡織機找到了嗎?”重建工作基本剩下掃尾,柳哲可以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羊毛紡織上來。
趙構臉色尷尬地直撮手:“呃~.......老師,汴京城裡很少有類似的機器。一般都在江南,那裡盛產絲綢,有專門的織造衙門,民間紡織業更是發達。汴京城裡的紡織機,基本都是淘汰很多年或者乾脆散架的。所以~,學生無奈。”
“嗯。南方氣候溫潤,桑蠶養殖發達,帶動絲綢興盛。趙構,你還記得太祖是如何削平天下、廓清寰宇的嗎?”柳哲語出驚人、駭人聽聞。
因為陳橋兵變,趙大得國不正,趙宋鮮有人提起太祖建國大業。這也是忌諱。
趙構臉色尷白,畢竟是自己老祖宗,怎麼好意思去撕開老祖宗的偽裝、扒老祖宗的八卦。
“唔~,老師,學生看過宮廷秘記,陳橋兵變的確是事實。”趙構語出不暢。
“嗯~?我是問太祖平天下之國策!你怎麼把自家黑歷史往外捯飭!”柳哲幾乎要笑彎了腰。趙大倘若知道了,非爬起來踢趙構屁股,並唾一口不肖子孫不可!
“啊!?”趙構有些恍然大悟,臉色微苦:“老師,先南後北,先易後難。是周世宗柴榮與宰相王樸定下的國策,後被我大宋太祖與宰相趙普沿用,遂掃清四海、削平天下!”
先南後北、先易後難,是無比正確的國策,足可見周世宗柴榮和他手底下那一票大臣是何等的幹才,就連柴家的打工仔趙匡胤都能一躍成為開國皇帝。
建立的兩宋國祚綿延三百餘年,文化、經濟空前繁榮、登峰造極。
於柳哲來說,南北運河、東西馳道的修建,也面臨同樣的抉擇,從哪邊開始動工,阻力最小!?
西有西夏,北有契丹,通盤考慮,“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國策同樣適用於柳哲!
“趙構,既然汴京沒有條件紡織羊毛製品,我們何不南下,直接走水路運送脫過脂的羊毛,在南方就地織造售賣。順便考察一下南方水系,開始由南向北疏通運河!”
柳哲說出了心中的構想,前世孕育多年的不切實際的夢想,終於在回到幾百年前的大宋,成為實現夢想的操刀手。
南北運河一旦疏通,就成為連線南北的大動脈,可以源源不斷地為汴京輸血,頂住來自西夏和契丹的壓力,進而圖謀恢復燕雲十六州。
大宋重新掌控險塞、力壓契丹、掃清西北邊患、再無後顧之憂地殖民世界,成為史載最強的日不落帝國!
與有榮焉!
喜歡水滸之上山算我輸請大家收藏:()水滸之上山算我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