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那些實物,夏及己更喜歡這種禮物。
她也希望她的女兒能如大家祝福的那樣,一生平安,得遇良人,一生如意。
夏及己沒有再給李牧之回信,只讓領隊的人帶些話給李牧之,說她生了個女兒,李思夏這個名字很好聽,他們都在家裡等著他們凱旋。
收菜的人走後,夏二郎聯絡宋掌櫃,讓他來收菜,家裡的絲瓜太多了。
還有茄子那些也能賣許多。
前線的人基本上一個月到夏家村收一次菜。
軍隊的人有了夏及己和夏二郎提供的食物,吃的比以前好太多了。
大家都笑稱,夏家村是北郡的菜園,是他們戰場上所有人的菜園子。
七月正是出菜的時候,七月二十五,又一批菜二十萬斤絲瓜,二十萬斤茄子,五萬斤奶冬瓜,五萬斤奶南瓜被拉走了。
七月二十五,李思夏滿月。
夏及己沒辦滿月酒,夏二郎去村裡說了一聲他們家不辦酒席,免得大家白走一趟。
現在這個特殊時期,不辦酒席大家都能理解。
夏及己一家人在家殺了一隻雞,一隻鴨,做了兩碗蛋餃慶祝了一下。
因為夏及己他們這邊源源不斷的菜供給戰場上的將士,大大減輕了朝廷的壓力,朝廷送米送菜到北郡時間耗費久,青菜和絲瓜這些都不能送,因為不經收,等送到前線,菜都爛了,但夏家村這邊不一樣,三天時間不到就送到了。
這些新鮮菜大大保障了將士們的營養。
七八月酷暑的天氣,北方也是很熱的,這麼熱的天要是再叫人天天啃餅子,人都要出毛病了。
不過七月底他們才去了夏家村,收了幾十萬斤菜回來,朝廷派來的那隊人馬八月初又出發了。
這一回厲害了,幾百輛馬車運了五六十萬斤西瓜到北郡,再從北郡分發到各個軍營去了。
將士們每日穿著厚厚的盔甲,身上悶出一身汗,頭頂烈日,整個人又曬又熱,都胸悶氣短。
這打仗雙方開始在耗了。
誰先耗不住誰便輸了。
所以當將士們吃上這清甜的西瓜時,感覺回過一點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