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酒店確實是高大上,但是,林陽覺得沒有了煙火氣息,沒有了鄰里之間濃濃的情義。
在這個年代,大雜院裡辦喜事,基本上就是在院子裡,找個合適的地方搭一個大棚,再用磚砌了一個灶臺。
炒菜的人一般是自己單位食堂的廚師,給人家的報酬是兩條煙一瓶酒。
林慧結婚的日子定在了1978年元旦,在三天前,林陽也接到了京城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如願以償上了考古專業。
林建平、高玉梅兩個人,知道林陽的大學專業時,除了罵一頓之外,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
林陽也趕緊藉著朱家辦喜事的由頭,從家裡面躲了出來。
“朱叔、阿姨,我來了,需要幹什麼就說?”
“林陽,你挨家挨戶去借桌子、椅子,林蘭、朱玲你們兩個人去借鍋、借碗?”
接下來,林陽就忙活開了。
他走東家串西家,借到了十多張大小不一的桌子,還有一大堆各式各樣的椅子、凳子,沿著衚衕排了一長溜兒,看起來真是夠排場。
林蘭去玉器廠報到了,廠裡面告訴她過完元旦去上班。
林家目前,除了還在上山下鄉的林宇、林芬,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煩心的事。
朱家之所以把結婚的日子定在元旦,就是因為這一天是假期,1978年,元旦的假期只有一天,可不是後來的三天。
沒有婚車、沒有婚慶、沒有婚紗、沒有西服……
七十年代的婚禮,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林陽看著滿大街亂喊亂跑的小孩子,心裡禁不住感嘆。
新郎徐一帆來了,他不是坐著汽車來的,而是騎著腳踏車來的。
林陽看見他穿著一身藍色中山裝,頭髮顯然是前幾天剛剛理過,進門的時候,一邊給小孩發喜糖,一邊給大人發煙。
林慧今天作為新娘子,林陽一大早就見過了她的打扮。
她身上穿的是紅棉襖,一條淺色的褲子,還穿著一雙嶄新的棉皮鞋。
此時的當時婚禮,沒什麼特別的程式,舊社會京城人結婚那些老禮兒,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因此,眼下盛大的婚禮,其實就是大家坐一起吃一頓。
林陽也收到了喜糖、喜煙,糖是一種叫“雜拌兒”的水果糖,煙是全體菸民都熟悉的大前門。
新娘子、新郎官在鞭炮聲中,騎上腳踏車和親朋好友離開了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