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影視作品,反映前線戰事最火的是那幾部,林陽想都不用想,就一口氣能全部說出來。
“王哥,此次來慰問,我會收集更多的事蹟,我不僅僅要寫小說、寫劇本,還有些歌曲,來歌頌他們。”
“林陽,那太好了,你能不能給我寫一首歌?”
董雯華一聽,立刻開口問了起來。
“可以啊!這又什麼不可以的!”
林陽在見到董雯華的那一刻,腦海中已經想起了,她曾經演唱過的那些歌曲。
林陽與王鋼、董雯華他們,在昆明就分開了,臨別之際,林陽將《十五的月亮》、《望星空》兩首歌交給了董雯華。
文工團是要深入前沿,到陣地上去演出的,林陽這些大學生在後方的醫院裡,看望了那些負傷的戰士。
數日後,結束行程的慰問團,準備返回京城了。
林陽突然想起來,在邊境騰衝還隱藏著寶貝,他找了個理由請假,說是家裡面有親戚在那裡,自己要去看一看。
帶隊的老師告訴林陽,路上要小心一點兒,辦完事以後,自己直接回京城就可以了。
林陽去騰衝並不是看什麼親戚,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翡翠。
騰衝是雲南西部邊陲的一個縣城,距昆明606公里,去緬甸密支那只有200多公里的路程,是通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
早在明清時期,騰衝就成為了翡翠交易的地方。
但是,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隨著中緬貿易的停止,翡翠也就慢慢地消失在當地人的生活裡。
林陽也不清楚,眼下的騰衝是否有翡翠交易市場,他僅僅是認為,國門開啟了,買賣翡翠也應該放開了。
歐美人喜歡鑽石,亞洲人偏愛玉石。
而玉石的種類繁多,從大方向來說,翡翠也算是其中的一種。
經過一路上的顛簸,林陽終於來到了騰衝縣城。
八十年代初的縣城,基本上都是一個樣子,騰衝雖然是在邊境上,基本與內地的縣城差不多。
林陽看著夕陽,知道今天什麼也幹不成了,就打聽了一下招待所的地址,先忙著去住店,否則要流落街頭。
休息了一晚上的林陽,第二天上午,憑藉著記憶,在騰衝縣城裡尋找玉石街。
在重生之前,林陽曾經來過這個地方一次,他當時是旅遊來的,捎帶著還看了看翡翠,,不過,時間不是1981年而是九十年代末。
此時的玉石街上,遠沒有當時的紅火景象,林陽溜溜達達的同時,突然,發現了有一家門口放著翡翠原石。
杜茂勝是土生土長的騰衝人,他爺爺、父親在活著的時候,就是以銷售、加工翡翠原石來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