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更是花去了90億美元,最終沒有掙回一分錢!
正是由於可怕的鉅額虧損,才使得一些城市望而生畏,沒人敢提出舉辦奧運會的申請。
1978年,洛杉磯取得了1984年第23屆奧運會的舉辦權,之所會成功,是因為當時全世界僅有洛杉磯一個城市提出申請。
洛杉磯取得了這次奧運會的舉辦權後,卻惹來了市民上街遊行。
他們高呼:不能挪用我們一分一毫的稅金!而且,美國官方也宣佈:對洛杉磯奧運會不予經濟援助。
出現這種前所未有的情況,國際奧委會被迫同意,奧運會的所有經費可以不由主辦城市承擔。
這樣一來,麻煩就來了。
舉辦奧運會需要鉅額的經費,國際奧委會沒有錢,美國官方和洛杉磯市不出錢,那經費從哪裡來?
籌備小組傻眼了。
最後,有人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如公開選拔一位負責人,讓他來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尤博羅斯從幾千名候選人中笑到了最後,他拿下了這個職位。
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尤博羅斯經過思考之後,決定採用商業運作的私營模式,來改變以往奧運會賠本賺吆喝的歷史。
尤博羅斯將所有的收入專案,分別進行了仔仔細細的分類,最終,他列出了電視轉播權、轉讓費、贊助費、門票等。
拍賣全球的電視轉播權,他打算籌集到近3億美元,剩下的大頭就是贊助費這一部分。
關於贊助費的事,尤博羅斯決定只選擇30家企業,他們將被授予銷售“奧運指定產品”的特權。
以往的奧運會贊助商多如牛毛,1980年,美國冬奧會的贊助商就達到了381個。
贊助商數量的大幅度減少的同時,尤博羅斯將最低贊助額提高到400萬美元,他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企業之間進行激烈競爭。
為了營造出巨大的影響,尤博羅斯把30個贊助商的訊息,透過報紙、電視釋出出去了。
林陽看到這個訊息之後,想到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自己發明的拉桿箱,第二件事是剛剛拿到專利的雙翼衛生巾。
奧運會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林陽知道只要能夠成為贊助商,基本上就是等著數錢了,不過,他不清楚自己的產品是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