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華把林陽的退路給堵死了。
“唉,蕭老師、哈老師,那我只好獻醜了,不知道關於改革的型別行不行?”
林陽的這句話,令哈華是興奮不已。
“好、好、好,林陽,我喜歡你的這個思路,近幾年,幾乎全部是傷痕小說、反思小說、知青小說,整個文風沉悶壓抑。”
“我想文學不應該是這樣的,應該有各種不同的面目和氣象,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中並不是只有這些東西?”
哈華說的非常有道理。
“哈老師,你先不要說好,我的構思是這樣的。”
“林陽,你說,我聽著吶?”
“北方一個新上任的縣高官,根據當地農民的改革實踐,創造發展了一種嶄新的城鄉經濟組織形式,名字叫官府搭臺,群眾唱戲……”
林陽的話,說了差不多半個小時,他基本上把整個小說講清楚了。
“你的想法確實是別具一格,據我所知,現實生活中,還沒有這樣稀奇的幹部,林陽,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蕭戴沒有等到哈華開口,直接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蕭老師,你不知道,北方的許多小縣城,不僅僅是經濟發展困難,最主要的是大多數人的觀念有問題?”
“有什麼問題?”
哈華想聽到具體的東西。
“唉,有些事是不能明說的,其實,歸集起來就是新與舊的問題,比如說,新思路、新辦法、新事物,最初出現的時候,肯定不會太順利。”
林陽的話說的非常隱晦,他知道有些事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林陽,不就是一篇小說嘛!不至於出現什麼大的問題,你可以先寫出來,在發表之前,我找人把一把關?”
哈華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好,哈老師,咱們就這樣說定了。”
林陽所說的這篇小說,其實是柯雲路首次發表在,1984年《當代》增刊第3期上的《新星》。
此時此刻,林陽不知道,小說的主人公才剛剛到原平縣上任,還沒有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