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0畝地的大觀園,置換差不多2000畝的新發地菜市場,這筆買賣看起來確實是賺大發了。
不過,這件事也就是林陽自己覺得合適,就算是關佳蕙也有些想不通。
“林陽,大觀園為什麼要轉手給別人?”
“小蕙,咱們煮熟的鴨子要飛了,你來內地也不是一天、兩天,有些事情不是咱們可以改變的?”
“尤其是在這天子腳下,做事更需要八面玲瓏,否則,麻煩隨時隨地會找上門來?”
“事情沒有迴旋的餘地了嗎?”
“小蕙,要是有迴旋的餘地,我就不打電話把你叫到京城來了?”
“林陽,那就按照人家的想法辦吧?”
“小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倒是認為這是個好機會?”
“林陽,好機會?我不明白,你說一說?”
“小蕙,此次咱們從海口向京城運送蔬菜水果,我發現了一個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京城儲存這些東西的保鮮庫不足?”
“咱們明年還要做這個生意,總不能老是靠關係讓人家提前等著吧!正是從這個角度考慮,我覺得新建保鮮庫是非常必要的?”
“保鮮庫僅僅是個存放的地方,我後來又想到這幾百萬人,冬天吃新鮮蔬菜不方便,不利用保鮮庫擴大為菜市場?”
林陽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你的想法倒是好,港島那邊的菜市場每天也是人滿為患,可菜市場地方小了不行,根本就沒有辦法經營?”
關佳蕙有些動心了。
“地方我已經看過了,考慮在豐臺一個叫新發地的村子附近,那個地方緊鄰機場通往正南方的京開公路。”
“目前,已經有許多農民在此自發擺攤設點,售賣自家的蔬菜水果,漸漸形成了一個露天的馬路市場。”
“新發地?林陽,這個名字好,你明天帶我去看看?”
八十年代之前,在京城所有人的印象中,豐臺除了鐵路便是蘿蔔、白菜。
處在城鄉結合部的新發地,在1987年初,放眼望去還是一片、一片的農田,根本就看不到高樓大廈的影子。
在原來的歷史上,新發地菜市場成立於1988年5月,初建時只有15畝地,1989年擴充套件至25畝,1992年達到100畝,1999年一下子翻了十多倍。